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印章故事】(91)汉寿亭侯与寿亭侯

黄山日报 2012-08-10 22:17 大字

□ 屯溪  董 建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说到关羽失利,策略是“降汉不降曹”,与张辽在屯土山立下“三约”,到了许昌,献帝封关羽为偏将军。关羽斩颜良后,曹操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并铸印送关羽。关羽斩文丑时,小说写道“玄德慌忙骤马来看,隔河望见一簇人马,往来如飞,旗上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七字。”后关羽闻刘备在袁绍处,至相府辞别曹操,曹操故意避而不见,数次后,关羽知操意,遂写书一封,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此描述了关羽著名的挂印封金故事。《三国演义》是小说家言,但《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载建安五年(200),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是有其事的。

关于“汉寿亭侯”的释义,意见一直不统一,有的认为“汉寿亭侯”的“汉”表示汉朝,有的认为“汉寿亭侯”的“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名。据资料说京剧四大须生之一马连良的代表剧目《甘露寺》中“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是脍炙人口的名段,其中有一句“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但早期的唱词是“他有个二弟寿亭侯”。20世纪30年代初,马连良到青岛演出,也有《甘露寺》一剧。一位报社编辑针对这句唱词指出欠通,因为关羽封“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亭侯”是官名,不能理解为汉代的寿亭侯而把汉字去掉。去了“亭”,可以叫“汉寿侯”,但不能去了“汉”字叫“寿亭侯”。马连良接受了这个意见,以后遂将唱词改为“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

又据网络资料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本中的一段描写:‘却道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辞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来。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从这段描写,显然是把“汉”理解为汉代了,“寿亭侯”是爵名了。当然,这依然是小说家言,不足为凭。

综合各种意见来看,似乎持地名说为是,即“汉寿亭侯”不是“汉”之“寿亭侯”,而是“汉寿”之“亭侯”的意思。主要证据为《三国志》卷三二《先主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由此可以看出,与关羽同为亭侯的马超、张飞都未在其爵号前加朝代名“汉”字,可知“汉”非朝代名。又,《新唐书》卷一十五《礼乐志》记载:唐德宗建中三年治武成庙“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汉相国平阳侯曹参……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据此可知范蠡前为“越”,曹参前为“汉”,自然“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中“蜀”是其朝代名,“前将军”为官名,“汉寿亭侯”为爵位名。《明史》卷五十《礼志》记载:“后复增四: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於鸡笼山之阳,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十年(1531)订其误,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近读明人陆容《菽园杂记》,卷二云“关云长封汉寿亭侯,汉寿本亭名,今人以‘汉\’为国号,止称寿亭侯,误矣。汉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万户以上,或不满万户,为县。凡封侯视功大小,初亭侯,次乡县郡侯。云长汉寿亭侯,盖初封也。今印谱有‘寿亭侯印\’,盖亦不知此而伪为之耳。”事实上,根据史料,历史上确有两个地名汉寿者,一为“武陵之汉寿”,一为“蜀地之汉寿”。至于关羽的封地是哪个,因缺少证据,自然意见也不能一致。或两个“汉寿”都不是,也不是没有可能。

以上是关于“汉寿亭侯”的释名。从文献知道,历史上还有过数次发现寿亭侯印的记载。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卷八载记曾先后四次发现“寿亭侯印”,其一,宋高宗绍兴年间,洞庭渔者得“寿亭侯印”,钮上大环,径四寸,下连四环,都系于印上,因认为此印为关羽故物,遂归藏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其二,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复州宝相院因伐木,在三门大树下土中得“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也有环;其三,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邵州守黄叔启于郡人张氏处购得“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无环;又听说嘉兴王仲言也藏有一枚。洪迈认为这四枚印“皆非真汉物”,理由是“汉寿乃亭名,既以封云长,不应去汉字”,洪迈这点认识极为重要,前面提到的几个与此相关的意见,大概都是沿袭洪迈的看法。除了名称,洪迈还提出了印制、年份等方面的问题。如“其大比汉印几倍之……侯印一而已,安得有四!云长以四年受封,当即刻印,不应在二十年,尤非也。”洪迈分析这些印“是特后人为之以奉庙祭,其数必多。今流落人间者,尚如此也。”此外,元人王寔在《东吴小稿·寿亭侯印铭并序》中记载丙戊年间役工得“寿亭侯印”,其描写“(寿亭侯印)铜色水泽莹洁,朱斑杂点,螭虎旋绾其中,铁环实贯於上,若行军备带之物。”

上述皆宋元间事,明代也有此类记载,王献唐在《五灯精舍印话》“寿亭侯印”先开宗明义说发现的诸多所谓“寿亭侯印”皆“为好事者所喜造”,接着录前人记宋绍兴洞庭渔人得“寿亭侯印”玉印,又记“明弘治间张汝器开浚漕河,得古印四枚,皆白玉盘螭,其文曰‘寿亭侯印\’。”王献唐分析“寿亭侯印”屡出,个中原因是关羽“其人素为世重,遗印遂纷纷出矣”。不过,一般记录明弘治间所出关羽印,不是“寿亭侯印”四字,而是“汉寿亭侯之印”,如明代黄希声记载明弘治三年(1490)10月18日扬州淘河获“汉寿亭侯之印”。另又见明末吴拱宸的一则题跋,而且有图像(拓片)资料佐证,煞有介事。拓片为碑状,中为关羽提刀骑马像,上方即“汉寿亭侯之印”图,“碑额”处有“御制”二字。像之上方有跋云:“乾坤之运,济于伟人;用锡国宝,中兴式冯。功开荆壁,威慴慕庭;祚终盗烈,物秘人神。气机呵护,土润云停;圣时则见,海晏河清。弘治三年十月十八日,扬州浚河获玉印一方,环钮,重二斤四两,其文曰‘汉寿亭侯之印\’。镇江吴拱辰讃。”此印二大环套三小环,在印侧有“汉寿亭侯环印”六个篆字。印文作白文,九叠篆。从印的形制和印的文字即可判断印为后人臆造物,因印章钮式、文字都不合汉制。图之右下有四字印,只可辨“之印”二字。左下有印两方,一朱文“湖北”,一白文“杨炳南印”。吴拱辰为明末清初时人,号华阳散人。丹徒(镇江)人,崇祯间举人,入清不仕,隐居茅山终老。一般认为短篇小说《鸳鸯针》为其所著。杨炳南此人无考,亦不知与此碑有何关系,或为刻碑人?

“为好事者所喜造”的自然是历史上鼎鼎大名者,过去所见被伪者有卫青、司马相如、刘胜,以刘胜为最夥,“汉人名刘胜者,不止中山王,然断不能字文款式数十钮千篇一律。”岳飞遗印也有发现,还不止一枚,一枚“岳飞”藏某博物馆,一枚“鹏举之印”水晶印旧为歙县许村人许小莲所藏,或谓别人也可名或字为“鹏举”为何一定是岳飞?因此印“得于忠武故宅土中”,事见许承尧《疑庵诗》庚卷“题岳忠武水晶印二首”。

新闻推荐

黄山市5个单位被命名为安徽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日前,安徽省科协命名了一批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黄山市歙县兴农科技园、黄山区北大门万亩名优茶基地、徽州区富溪源油茶科普示范基地、屯溪区乌龙茶科普示范基地、屯溪区黎阳镇新江无公害蔬...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