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学发展著华章

黄山日报 2012-06-07 15:11 大字

□ 本报记者  祁 俊

“光荣”在砥砺中成就,“梦想”因执著而闪耀。

十年,是时间的节点,也是蓄势的自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黄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苦干,积极探索富有黄山特色的发展之路,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对黄山市情的认识,依托“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绝佳、物产丰饶、区位优越、品牌靓丽”六大优势,坚持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抓发展必须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既要GDP,更要绿色GDP”,“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加快发展,但绝不能急功近利”等12条科学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黄山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以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姿态在新的起点上书写着科学发展的光荣与梦想。

于是人们看到,一边是旅游、绿色包装等优势产业迅猛增长,一边是文化、节能环保、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边是现代农业、医药、电子等传统产业加速升级,一边是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尤其是近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黄山市积极打造科学发展的战略平台,成功争取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等4个政策平台,为黄山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全市上下以项目为依托,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强力推进“黄山、新安江、太平湖等15个重要节点”建设,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地为黄山旅游和城市建设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目前全市各地已投资近150亿元对各节点进行整体改造提升,“重要节点”建设已成为黄山崛起的特色支撑和靓丽名片。2009年,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在全市开始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计划投资60亿元、用五年时间对全市101个古村落、1065处古民居古建筑进行保护利用,目前已有63个古村落、801幢古民居得到了修缮和保护。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使一大批亟待保护的古村落、古民居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使黄山市一批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创新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和异彩,极大增强了黄山发展的“软实力”。为推进黄山旅游新型业态的发展,2010年黄山市启动了“百佳摄影点”建设,共推出4大类148个特色摄影点。歙县石潭这个昔日寂寂无名的小山村如今依托油菜花发展摄影经济,今年日接待量曾连续超过1.5万人。“百佳摄影点”建设既有力推动了黄山摄影产业的发展,也已成为黄山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品牌。为推进黄山绿色发展、打造一流生态园林城市,去年黄山市开始启动实施“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对全市1162个节点进行绿色质量改造提升,目前已投资5.25亿元,实施节点523个。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绿色生活空间是黄山百姓的福祉。多年来,黄山人民一直努力着,让天空变得更蔚蓝,让河水变得更清澈,让山川大地染上更多的绿色。2010年底黄山市启动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以此为平台,黄山市围绕防洪保安、水资源保护开发、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村镇整治、航道航运、交通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土地整理利用、生态移民、环保能力提升等12个方面,着手农村面源整治、工业点源污染整治、城镇截污和垃圾处理、生态修复、水环境和河道治理等重点工作。

去年全市共实施综合治理项目145个,完成投资88.1亿元。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开展,不仅让黄山人民的母亲河更加清澈,更为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水资源保障。

理念决定着成就。2003年,黄山市生产总值刚刚迈上百亿元台阶,2011年黄山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1000美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0美元,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2.6亿元跃升到2011年的64亿元。

经过十年的不断发展,黄山市第三产业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01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到3054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3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1.0亿元,旅游创汇3.85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5.4倍、8.1倍、13.9倍和21倍。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

“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6倍,年均增长31.8%。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6.3∶35.6∶48.1调整为12.7∶44.1∶43.2,第二产业上升了8.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让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年来,黄山的百姓不断亲身体会着这样的发展承诺。高速公路从“零公里”到徽杭高速、合铜黄高速、黄塔(桃)高速建成通车,黄祁高速、黄绩高速开工建设,黄山机场完成4D级改造,高铁建设拉开帷幕,100%的乡镇和99.4%的行政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全市城镇化率由35.1%提高到43.3%,近五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近100亿元,165个村被列入省“千村百镇”示范村镇,202个行政村达到“十有”标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今天的黄山,处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全市上下正聚合力量,全力掀起“六个高潮”,切实抓好“六个一百”,以新的跨越书写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矛盾一线化解需求一线摸排郑村镇服务百姓“心交心”

本报讯歙县郑村镇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推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机制,推进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积极走出去,到田间地头,到工厂工地,到寻常百姓家,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用百...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科学发展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