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富民强县歙县服装加工业异军突起

黄山日报 2012-05-25 15:14 大字

本报讯  在歙县十万外出务工大军中有数万人从事服装加工业。这几年,随着沿海地区服装加工成本的不断提高,一批服装加工企业纷纷向内地转移,歙县在外服装加工从业人员同时出现了返乡就业趋势。伴随这一轮产业转移,紧邻江浙的歙县服装加工业也随之异军突起。

这段时间,位于歙县经济开发区的黄山木笛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每天都会传出阵阵机杼声。100多名缝纫工忙着赶制一批批生产订单。木笛服饰是第一家落户歙县的自产自销的服装企业,和以往的服装企业以代加工为主不同,这家公司拥有自主品牌,生产的“木笛”、“喜登鸟”系列商务休闲男装深受市场欢迎,通过分布在全国的200多个销售网点畅销国内市场,服装年销售量40多万件。木笛服饰的总部位于我国五大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的江苏常熟。2010年由于当地土地、人力成本的增加,公司的股东之一歙县杞梓里镇的汪新功投资1000万元,选择回到歙县开发区创建生产基地,与常熟总部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链。到今年五月份,落户歙县的服装企业达到了43户,其中6户是规模以上企业。

不仅是服装加工企业,歙县城乡也出现了不少个体性质的小型服装厂。去年,在杭州从事多年服装业的潘玲和丈夫回到歙县县城创办了歙县鑫鑫服装厂。夫妻俩从杭州接到订单后组织返乡的姐妹们加工生产,完成订单后发回杭州赚取加工费。和杭州差距不大的工资吸引了不少返乡服装从业人员来到她的厂里就业。服装厂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了目前的60多人。作为一名技术熟练的缝纫工,歙县富堨镇的凌艳红很快在鑫鑫服装厂找到了工作。“收入和外面比差不了多少,还能照顾到家庭”,凌艳红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中大服饰、华云服装、天意服装……这几年,歙县服装加工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目前,歙县注册的服装加工企业和个体户达到了214家,从业人员在5000人左右,其中多数是返乡务工人员。 

·胡家伟·

新闻推荐

古村的“夜生活”

早就听说,有着全国生态文化村美誉的千年古村——昌溪村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跳广场舞。跳广场舞在城里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但在偏僻的乡村,有如此热情,还是个新鲜事呢!晚饭后,但见村中广...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