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生档案春意茶香浓

黄山日报 2012-04-12 22:20 大字

新芽汪东林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在经历了前段的冷雨时期后,天气终究是渐渐暖和起来。老家山上的茶棵比往年发芽迟了近半个月,在谷雨前后,终于从一片片暗黑色的老叶中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老家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背着竹篓穿梭于一行行的茶棵之间。

我老家在歙县南乡,世代以蚕桑和茶叶为生。满山除了桑树就是茶棵,甚至桑树地里也种满了茶棵。我的童年记忆里有很长的一段时光是在采茶中度过的,那里有我成长的一个个烙印。每年春天,老家的茶山上和家家户户的作坊里都会飘溢出一缕缕的清香味,经久不息。

常听母亲说,承包到户后,茶棵地分到了每家每户手里。那时采的是一杆几叶的大绿茶,人们都是背着采桑叶用的大竹篮去采。手脚麻利的,一天能采个百八十斤的。

晚上,大家都集中在每个生产队的茶叶加工厂里去加工成炒青,并按斤两向队里缴纳加工费。采来的生茶先在杀青机里杀青,等到芽叶失去光泽,叶质柔软萎卷,青气丧失,显露清香时便可放到揉捻机里去了。揉捻机像一只永不疲倦的手一样,不断地揉搓。舒展的茶叶逐渐变成条状,等到茶汁溢于叶面,手握有粘手感觉时,就要下机了。这时的茶叶都是一团团地绞在一起,要及时地将它们散开。然后放进炒干机里去烘干,老大的滚筒不停地转着,底下还要不停地添煤。直到色泽绿润,茶香浓郁,手一捏就碎时,便可出锅了,炒青绿茶就制作完成了。

当年,我们这些小孩是睡不着的,跟着大人在加工厂里转来转去,灯火通明的,觉得很热闹。有时也搭把手,但一会又玩去了。

这样的绿茶是卖不到高价的,毕竟茶叶参差不齐,做工一般,一季的收入也就百余元。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便开始兴起做毛峰了。采茶也开始讲究了,一芽一叶时(俗称“麻雀嘴稍开”)就掐下来,一天也采不了几斤,只需背个小竹篓就可以。制茶工具也换了,一个长方形的筛子,中间是一层细细的铁丝。傍晚回家烘烤时,在地上烧起一堆木炭,筛子放在搭起的砖头上就可以做毛峰。生茶铺上去,不停地翻面,直到水分被烘干为止。第二天,母亲总是很早就搭车去县城卖茶,去晚了就没好价钱。由于制作工艺的改进,茶季的收入也增加到了几百元。

再后来,陆续出现了木制毛峰箱。一层一层像抽屉似的,可以同时烘好几层的生茶。生茶从底层一层层地往上递接,到最上一层烘的就是干的毛峰了。母亲手脚麻利,不停地在五六层茶叶间翻面平铺,抽出一屉左右前后一抖就换了个面,手是尽量不接触了,以免伤了绒毛。成品形似雀舌,白毫显露,绿意盎然,是不能出现焦黄状的。

老家繁殖的茶棵越来越多,毛峰箱也是越做越大,还出现了铁制毛峰箱,以避免热气的散发。随着产量不断增多,毛峰质量也逐年上升,村口逐渐聚集了一些茶贩子来收购,形成一个热闹的茶叶交易市场。每天傍晚,四村八乡的茶农提着自家毛峰来此交易。晚上灯火通明,热闹异常。老家的茶叶不再是散兵游勇似的,已渐渐形成一个产业化的地方特色产品。制作工艺的提升,收购市场的竞争,近几年的毛峰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而这只需要春夏交接两个多月的时间。

老家的人们从茶叶上受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除了制作手艺和制茶工具不断改进,他们又在茶叶品种上下功夫,开始推广种植早茶和叶质浑厚的优茶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满山皆是,茶叶已成为当地支柱型产业。

春意绵绵,满山的嫩绿,茶香浓郁,更香的是人们靠着茶叶富裕起来的生活,这清香,一直会流淌进人们的心里。

新闻推荐

朱国平文摄四年前的三月下旬左君带我去了歙县霞坑镇的

□朱国平 文/摄四年前的三月下旬,左君带我去了歙县霞坑镇的石潭村,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歙县还有石潭这个地方。其实,那时候已经有很多搞摄影的人知道有石潭这么个地方,是拍摄春季油菜花...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