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响起算盘声
9月27日,记者走进歙县农商行桂林支行。什么都是新的,新的营业厅,新的ATM机,新的电子大屏幕。这个农村小集镇的小支行,只有7名员工却拥有2亿元存款,是标准行社创建达标的一级社。在硬件条件上,该支行不输给城市里的大银行,但记者却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每个员工手边都放着一把陈旧的算盘。
现在银行还要用算盘吗?记者有些诧异。尤其是在整齐排放的电脑、点钞机、复印机旁,看到这样一个“老古董”,着实有些“刺眼”。 “很奇怪吗?我们这里每个员工都用算盘,用起来顺手,快捷,比用电脑上的计算器快多了。 ”桂林支行行长江成美说。
1984年就参加信合工作的江成美,这20多年算盘就没离过手。以前什么存款、贷款、汇兑、轧账、对账、结息、点钞、决算、报表等等都得算盘计算和手工记账。
仔细看看,这把算盘木质框,算珠由细细的木棍串联,看起来如此简单的结构,用起来会比计算机快?
江成美见记者疑惑,便现场演示了一番,手指拨动算珠的声音,哗哗哗,万数的加减法瞬间便完成了。 “你看,是很快吧。计算器很好,但不方便记数,经常要清零,算盘上这边算完,那边还可以继续,一目了然。 ”江成美说。
桂林镇有12个行政村,超过 2.8万人口,桂林支行是全镇仅有的两家银行之一。 “我们服务的大多是农民,基本都是小账,事情多,而且琐碎,忙起来,一把算盘在手边,快多了。 ”客户经理汪剑君说。
农贷会计张玉梅是80后,毕业于芜湖一家高校,2007年来到桂林支行。 “以前根本没有用过算盘,刚来的时候也很奇怪,但后来渐渐就明白了”,张玉梅说,“可以说是一个传统吧。 ”
当地的老百姓相信一句俗语,“铁账铁款铁算盘”。到银行办存取汇款,听不到算盘哗哗响,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信用社的都会用算盘,我跟信用社打了30年交道,从来没给我算过错账。 ”前来办理存款的张大爷说。
张玉梅说,当年为了练珠算,没少下功夫。用算盘习惯了之后,总有种依赖感。对账的时候,总要用算盘过一遍,才觉得踏实。 “同事们都这样,有一种责任感,确认、再确认,避免出错。 ”
这几年,随着农信社改革的深化,科技信息手段越来越完善,键盘一敲,所需要的数字、计算、账表、资料在电脑中自动生成,又快又便捷又准确。
“其实现在能用到算盘的时候已经很少了,但我们还是习惯有一把算盘在手边,它时刻提醒我们,虽然科技发达了,手工操作少了,但当年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丢。 ”江成美说。
一把旧算盘,寄载的是一种传承,抑或一种坚持。
本报记者 曹荣
图为歙县农商行桂林支行行长江成美给记者演示算盘算账。 本报记者陆向平摄
新闻推荐
昨日是龙年元宵佳节。 2月5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歙县三阳乡举行富有浓郁徽州特色的“打秋千”传统民俗表演,喜迎龙年元宵佳节。 施广德施亚磊摄...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