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丈夫早逝无子,她招个上门婿45年来撑起家,婆婆夸:“没有这个媳妇,家早垮了”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05-27 12:47 大字

在皖南山区歙县杞梓里镇五春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几代人之间没有血亲关系,却比一般家庭更为融洽、更为温馨。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就是64岁的黄田菊。今年4月,她被评为“中国孝老爱亲好人”。

“没有这个媳妇,我这个家早垮了。 ”5月18日,我们慕名来到五春村黄田菊的家中,婆婆黄菊娣正在自家屋后打扫卫生。老人家今年已经87岁了,精神矍铄,说起这个媳妇,一个劲地称赞。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966年,19岁的黄田菊嫁入五春村,婚后第二年,丈夫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婚后第九年病故。

那一年,黄田菊29岁,虽然和丈夫未曾育有儿女,但她把悲痛深埋心间,毅然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照顾公婆,抚养5岁的小姑,还要上山劳动拿工分,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丈夫治病期间,还欠下几百元的外债,那时候是拿工分,劳动一天也就几毛钱。 ”

黄田菊独自一人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庭,期间也有人劝她改嫁,但她总是婉言谢绝。 “我改嫁了,公婆怎么办? 5岁的小姑怎么办?我总不能丢下不管吧? ”

公婆也把黄田菊当亲生女儿看待,他们劝她招个女婿上门。两年后,经人介绍,浙江淳安的小伙方云峰感动于黄田菊的孝心,走进了这个家庭。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和她一起赡养老人,抚养小姑。

再婚后,黄田菊和方云峰也未生育小孩,1978年,他们领养了一个男孩。从此以后,夫妻两人孝敬老人,抚养小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一家人却其乐融融。小姑渐渐长大了,公婆也从失去儿子的阴霾中走出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在黄田菊精心照料下,公公1995年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小姑长大出嫁,也是黄田菊一手操持的。《红灯记》中的李玉河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是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要尽好孝敬老人的义务。黄田菊虽然没什么文化,不识几个字,不会这么说,但是她就是这么做的。

现在黄田菊也已做婆婆多年了。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养子方志明和儿媳洪小娅也互敬互爱,孝敬长辈。 15岁的孙子方鑫更是聪明懂事,放学回家抢着干家务,给太奶奶捶背、端饭、洗脚……

利兵 家伟 吴敏

新闻推荐

歙县上丰乡少数民族姐妹们喜采丰收菊上丰乡地处皖

9月21日,歙县上丰乡少数民族姐妹们喜采丰收菊。上丰乡地处皖南深山区,通过政府引导和项目、资金、技术支持,家家户户种植菊花并获得连年丰收,少数民族家庭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胡晓燕 摄...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