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山逸闻掌故三十四始信峰的故事□ 黄山 戴耕玖

黄山日报 2011-01-06 17:32 大字

1613年初夏,江苏吴县翰林黄习远(字伯传)从掷钵禅院(云谷)一路向上,前往新建不久的狮子林。这一路,他攀爬得艰难辛苦:“危梯悬绝壁,巨壑架枯槎。岚重旋飞雨,云开即布霞。披蓁衣厌浥,行潦磴欹斜。”诗意叫苦不迭:坡陡如悬,荆棘密布,浓雾飞雨,衣湿鞋滑。疲累沮丧的黄习远对传说中的黄山美景产生了怀疑。 

在狮子林,他将这份怀疑告诉了一乘禅师。禅师笑而不答,待他餐饮小憩后,带他走向东面的一座山峰。过扰龙、黑虎、连理、龙爪、探海、卧龙诸松,扶着接引松枝,度仙人桥时,黄翰林缓步而上,自在轻松的愉悦,随着万丈深渊中飙起的凉风变成—阵惊悸。伫足定心,他被眼前峰崖间劈裂般的万丈绝壑惊呆,而这劈裂般的震撼又是突然出现在他的视觉与心理都处于极度轻松时——始信峰给人的美就是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惊性的,她给人的感受就是—种有惊无险,惊喜交加,喜出望外的。 

这里,近观巧石林立,似仙似佛;远瞰阡陌如绣,云烟如海。黄翰林怀疑更重,不过,他怀疑的不再是黄山美景,而是自己的眼睛了。他开始相信黄山美到极致的同时,也始终不信世上竟有如此精妙绝伦的景致,于是,他名此峰为“始信”。 

自此,始信峰上的故事就丰富多彩起来:三年后的1616年徐霞客踏雪而来,大概是雪太厚,覆盖了黄习远题、孙湛书写的“始信峰”三字,所以,他游记中没提到峰名,只说这里“乱峰列岫,争奇并起,藻绘满眼”。二十年后的崇祯壬申年(1632年),进士方拱乾来山时,一听到这个名称,便有些欣喜若狂了:“‘始信\’名自何人?予恨黄山峰名之恶,即‘天都\’亦是龙虎院宫号,得此二字,喜欲绝,恨不飞蹑之。”能得到“无—日辍吟咏”的方拱乾的赞赏,足见“始信”名之奇妙。 

七年后的1639年,道士鸟窠采药至此。他流连忘返,将“定空室”改名为“活死人墓”,三年不语,拒见外人。为编《黄山志》,在黄山苦心搜罗二十多年的歙县文人程弘志在所著的志中写了这样—则故事。他曾与汪肖仲、程惠生登峰拜访道士;鸟窠道人领三人到狮林煮茗待客,道人的茶具非常名贵雅致,“作淡赤色,含采弗耀,素所婆娑”。程惠生饮茶时不慎打碎茶壶,四座惊愕,唯道长视之不顾。程弘志赞其“栩栩然,如南华仙人犹在尘寰”。 

转眼到了清顺治二年(1645年),义士江天一来到这里。他在此独坐谋思,面对滚滚而来的清军铁蹄,他面临着忠孝不能两全的抉择。他想协助老师金声起兵抗清,却又担忧老母亲的生活。义士在这里悟出江山重于家庭,他毅然决然地走上抗清征程。 

壮士出山的步子悲壮果敢,而此时进山的文人的脚步却是悲伤而凄凉——渐江、石涛、梅清、雪庄……这些明末遗民手无缚鸡之力,复国无望而又淡泊功名,只能寄情山水,遁迹黄山。他们被这里孤傲的奇松、峥嵘的怪石、缥缈的云海所折服,以山为师,以山为友,挥毫泼墨,勾勒渲染,描绘黄山真景,抒发个人情怀。始信峰成了名重后世的“黄山画派”摇篮。今天,我们还可在石涛的《坐看云起图》中看到“寒江子独坐”的意境;在渐江1660年所作的《黄海松石图》中,我们能看到350年前探海松、卧龙松的英姿…… 

百多年后的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初夏,68岁的大才子袁枚被“海马”如襁褓般背到这里。这个袁大才子洞察力高超,第—次明确提出,“始信峰”由三座山峰呈品字形组成:—峰在南,峰上有卧龙松、探海松;二峰在中,即接引松、净土门所处的山峰;三峰在北,顶部稍凹处,三面石壁宛若残垣。老才子对这里更是情有独钟,似乎葬身于此,也在所不惜。他立于峰巅,脚趾悬在崖外,戏言:“坠亦何妨。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 

就在江天—在始信峰巅刻下“寒江子独坐”160年后,又有一个姓江的在此刻下“江丽田弹琴处”。他是江天—的族孙江丽田,康乾盛世的繁荣与高压,已将他骨子里的血性化解。他仰慕先祖刚烈之气节,但又只能弹琴弄弦。不过,他的琴声太神妙了,二百年后,人们还能从琴台旁的那株“聚音松”上听到他的琴声。 

始信峰的故事太多太多,若是将这些高僧名道,文人义士,文韬武略,琴棋书画的故事,编成戏剧,倒还真能唱上十天半个月。

新闻推荐

原黄山市隆阜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吴尧新同志因病医治无

黄山市隆阜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吴尧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1年1月16日19时30分在黄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5岁。 吴尧新同志,安徽歙县人,生于1936年11月,1961年皖南大学数学系...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