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翻山越岭唱大戏

黄山日报 2010-05-07 22:41 大字

图为作者在京剧︽收子都︾中郑寤生的扮相  屯溪胡建斌 

一日偶尔在家找出许久未翻的影集,一张张黑白老照片映人眼帘,尤其是一些我儿时演出的剧照十分亲切。看着照片,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感叹时光流逝的太快,人生旅途的变迁。那年那月,随剧团翻山越岭唱大戏的场景浮现眼前 

…… 

当年的文艺团体每到春节前后都应邀去农村演出,而且非常受农民欢迎。我们这些刚学习、工作不久的小演员也跟随老演员一起去演出。演出很辛苦,但也感受到农民的淳朴、好客,以及感受到农村文化的单调和农民对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求。 

记得我们第一次演出是八十年代初,到歙县南乡,相继到韶坑、长陔、贤源、盘岭等地,那得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当时交通不便,天刚蒙蒙亮,我们四十余人就从屯溪乘车至歙县深渡码头,然后坐船直往韶坑方向。下船后又乘车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韶坑。那里的农民朋友喜欢京剧,由著名京剧演员华鸾领衔演出京剧《红娘》、《潇湘夜雨》、《盘丝洞》等剧目,博得观众好评,许多爱好京剧的戏迷专门送鸡蛋等土特产给华鸾老师。看戏也成了村里的大喜事,当地农民把自己家周边村庄的亲戚、朋友接来看大戏。巧的是我在韶坑,与一户农民家的同月同日出生的小孩一起过了次难忘的生日。 

剧团到农村演出一般是吃“百家饭”,几人一组到一家吃或住,有时就住在学校、剧场。自己带着铺盖,铺着稻草,打着地铺,几个人住在一起,那时我经常和华勇老师一起住,他是华鸾的弟弟,演小花脸的,喜欢开玩笑,时常逗我玩。 

去长陔演出,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有的老同志吃不消,手拿一根树枝,权当手杖。我们年轻体力好,一路边走边唱,蜿蜒的山路走起来也没觉多累。到山里演出最困难的是运服装箱、把子箱、地毯等,为了看演出,农民朋友们主动帮我们扛,累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到了目的地,农民打标语、放鞭炮、端鸡蛋,那情景有点像电影里红军到达陕北。 

那会儿,十几岁的我们,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确实不易。既要学打铺盖,又要洗衣服。后来我们总结出经验,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力气活由男同学干,如帮女同学打铺盖、扛铺盖,女同学则帮助男同学洗衣服。 

去农村演出,花絮也不少:有位小演员演出一会儿没有任务了,又不敢一个人回驻地,他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就近找了个床铺就呼呼大睡。演出结束,害得大家点着火把、敲着锣鼓到处找。 

一次下雪,剧团许多道具怕封山不能运回去,我裹着军大衣,趴在拖拉机装满演出箱、道具的顶上,押车回屯。雪花打在脸上,我的手紧紧抓住绳子,途经王村街,头顶几块方形的铁皮牌子差点砸到我的脸上。 

富民政策使农民的日子红火了,现今农村面貌变化很大,文化生活丰富多了,农民足不出户,通过电视就能看到歌星、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剧团翻山越岭唱大戏的日子早已成了历史,但当时文艺团体为群众服务的精神仍然需要弘扬,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新闻推荐

歙县国税局落实优惠政策“实打实”

税狄·◇廉·民生本报编辑部黄山市国税局联办本报讯“国家为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困难,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国税部门的优质服务,总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享受到了税收优惠。”黄山科宏科技发展有限...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翻山越岭唱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