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霞坑镇妇女王爱琴用她那病弱的身躯,五年来坚持撑写着——人间大爱

黄山日报 2010-02-10 18:31 大字

5年前,丈夫脑溢血瘫痪在床,她不离不弃、尽心尽力服侍丈夫;3年前,婆婆旧病复发,她一人服侍两个病人,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2009年,年迈的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后,积劳成疾的她却又被检查出直肠癌……王爱琴,用她那羸弱的身躯,用她那博大的爱心,撑起一个家庭,撑起生活的希望。

“我还有个儿子,他需要我,也需要这个家!”眼前这位个头瘦小的中年妇女就是王爱琴,今年43岁。自检查出身患癌症之后,是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责任,是母亲的责任,让王爱琴带着矛盾的心情,一边在担忧因为治疗产生的债务,一边在接受治疗。用她的话说,早就不想再花钱治疗了,不想让这个家庭背更多的债。家里一点钱都没有了,还欠亲友4万多元。可是一想到放弃治疗,她就要直接面对死亡,那时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回来就没有家了,她就再一次无奈地选择继续坚持。

5年前,王爱琴和丈夫在杭州打工,一年的收入有一万多元,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是红火,2003年还在家乡盖起一幢小楼。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病魔正在一步步地接近这个家庭。2005年12月24日平安夜那天,丈夫突患脑溢血瘫倒了。

经过诊断,医生告诉王爱琴,要想保住丈夫的命,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开颅手术,但是手术的风险特别大,做不好可能会成为植物人。当时,在王爱琴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把丈夫的生命保住,就连医生都在劝她放弃治疗时,王爱琴作出“手术治疗”的决定。但是她的坚持,并没有让丈夫在手术后得到根本好转。“一个礼拜后,医生讲病情不乐观,你还是把他运回家吧。”王爱琴复述着当时医生对她说的话。言下之意,就是让王爱琴早点为丈夫准备后事。

既然医生都说“再治也没有用”了,王爱琴含着泪把丈夫运回家中。就这样,丈夫在家一躺就是十多天。王爱琴天天以泪洗面,不死心的她一边细心照顾,一边还到歙县昌仁医院、市人民医院找专家诊断,得到的结论与杭州那家医院是一样的。

丈夫在床上一躺就是5年。这期间,王爱琴对丈夫的护理一刻也没有松懈过。为减轻丈夫的痛苦,她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乡镇卫生院买药,甚至学会给丈夫打针、打点滴——成为丈夫的“家庭护士”。可喜的是,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不但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成为植物人,而且还逐渐恢复了知觉。

但不幸的是,丈夫还是走了。2009年9月,在婆婆去世7个月之后,丈夫也撒手人寰。为给丈夫治病,王爱琴花掉7万多元医药费。更为不幸的是,2009年10月,丈夫去世一个月后,从悲痛和繁忙中脱身出来的王爱琴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这一查,就查出了直肠癌。

现在这个家庭中唯一有劳动能力的人就是王爱琴在外打工的儿子。为贴补家用,儿子不得不选择离开重病的母亲,到外乡打工赚钱,赚得母亲的医疗费用。因此王爱琴也就只能一个人到歙县医院就医。前不久,当她在一次化疗中,由于身体太过虚弱,竟然晕过去两次。现在,王爱琴和年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亲75岁了,特别是妈妈,她患有冠心病。二老反过来照应我,还帮我洗衣服、倒马桶,我看到心里就特别的难过。”王爱琴说。

王爱琴一家的不幸境遇,引起她所在的霞坑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不久前,霞坑镇党委政府一行,拿着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来到王爱琴的家中慰问,给她带来许多温暖。春节前夕,歙县扶贫办也给王爱琴送去1000元慰问金。

承受着5年多的辛苦,承受着5年多的病痛,到底值不值得?面对着我们的采访,王爱琴笑了,“我爱丈夫,我爱儿子,我爱这个家!我做的所有这些事,都是为一个‘爱\’字,有爱无悔,再苦再难也就不怕了。”她这样说。 ·江伟民·

新闻推荐

歙县掀起春季造林整地热潮

本报讯歙县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迅速开展整地挖坑、植树造林工作,掀起春季造林整地热潮,为今年造林绿化打下良好基础。 歙县个私林业大户程少辉通过林地流转,取得了桂林镇新管村2700亩...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