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褶皱

黄山日报 2020-06-09 23:39 大字

□谢光明

徽州是个手执折扇的江南女子,天生丽质,秀外慧中。走进徽州的山山水水,藏掖在深山褶皱里神秘美好的景物,在女子徐徐展开的折扇中,慢慢呈现出一幅幅清荣峻茂的立体画卷和厚实的内容,唯有细细品读,方领其丰富内涵与悠长况味。

徽州深厚内涵与自然美感绝非那一片马头墙能够展示。峰峦峻峭的大山是徽州硬朗的骨骼。重岩叠嶂的峡谷,清溪回环,那是徽州温柔纯净的血脉,江南无尽柔情便深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峡谷里,外人难以触摸其细腻心思。夏日天气晴好,我们十余驴友去休宁县境内的源芳乡峡谷探秘。到了翠竹环绕、绿荫似海的山里村庄,大伙一边欣赏古朴村庄的美好与宁静,一边拍摄,屋脊上响起一阵急促的鸟鸣声。一位清瘦硬朗的大叔做我们的向导,他背上挂着一个竹斗笠,腰系柴刀,用很难听懂的休宁话问我们有没有带雨具。我说昨晚看过天气预报,今天全市都是大晴天,不用带雨具。大叔摇摇头,说午后有雨,一定要我们带上雨具才去爬山。

穿过翠竹环绕的茶园,循一条挂在山崖之上的水圳,拨开枝丫间挂着晨露的蜘蛛网,走进草木密披的原始森林。虽然是第一次来,环境是生疏的,可是我心里对这生疏环境竟涌出熟悉的亲切。此刻,人自然而然摒弃了心中的欲望与烦恼,变得轻松愉悦,身心融合在这清新和谐的环境中。溪谷两岸尚未张开嫩叶的赤楠枝头,举着饱满的笔状嫩芽临水写生。峡谷植物的叶子,比山坡上的叶子胆要大些,长得要大一号,绿一层,滴青滴青的,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两山峙立,互不相让,将天空挤成一道缝。一条缓缓的溪涧,在峡谷画出一道柔软的白线,化解了两山的争执。峡谷淙淙流水伴随啁啾鸟鸣。圆滑的石头披着一身苔藓与水草,像一群孩童,在白花花的涧水里嬉闹。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前方断崖绝壁处,一道数十米高的垂瀑,声如擂鼓,面对面说话,要大声喊才能听清楚。太阳在两山间泻下光芒,光芒穿过氤氲弥漫的水汽帷幕,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的光圈,在雾气里闪耀,然后落在峡谷。带着水汽的清新空气,渗入五脏六腑,穿过每一根毛细血管,淡淡的甘甜味道。瀑布下,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潭被急骤水流冲刷,光影浮动,水底的石鸡和蝾螈时隐时现。水潭边的岩石裂缝里,生长一些蕨类和龙须草,被瀑布气流摇曳得手舞足蹈。草木的快乐很简单,遇风而舞,遇雨而动。双手捧一掌清泉入喉,凉意透骨,不由得感叹:多洁净的水啊。世间大凡褶皱处,易藏污纳垢,而徽州的褶皱,清雅绝尘,藏锦纳绣。

尚未到达预定位置,晴空万里的蓝天开始涌起乌黑的云朵。云层越积越厚,真的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虽然雷雨短暂,天空很快烟消云散,但我们还是十分感谢大叔的提醒,大伙都带上了一次性雨衣,避免了淋雨。大叔说,其实你们来时,“水呱呱”就告诉你们要下雨了。大叔说的“水呱呱”,就是在村庄屋脊上急促地叫的那只鸟,叫“竹鸡”。当地农谚说:“水呱呱,水呱呱,早叫晴,晚叫阴,中午叫了水淋淋。”可惜我们听不懂竹鸡的语言,大叔听懂了。大自然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语言,有的人能感知自然的语言,与自然沟通,可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多已丧失与自然对话的能力,不但听不懂“水呱呱”的天气预报,也听不懂淙淙流水喃喃细语,看不见满天繁星一笑一颦,领略不到日出日落喧嚣中的宁静,不明白草木峥嵘杂乱形式里的和谐内容。倘若愿意与自然沟通,愿意付出对自然的爱,自然回报给我们的,一定是千百倍的爱与力量。

雨后的峡谷更加清丽,溪水漫上苔藓,但依然明澈,丝毫没有雨后的浑浊。整个峡谷被茂密的绿荫覆盖,绿得有层次,绿得深厚,处处凸显大自然双手的奇妙。杂木林,竹林和藤萝,还有缭绕的云雾遮蔽了天空。我们心甘情愿被这绿色的大海淹没,随波逐流。冷硬的石头遇见柔软的水流,收敛了锋芒与脾气,变得温顺起来。大伙互相搀扶着跨过溪流,走过湿漉漉的木桥。水岸边一簇虎杖,肥肥嫩嫩的,认识的人随手摘一两根,剥了皮分给大家,三分酸甜味七分鲜美。沿途又摘了许多覆盆子和地莓,还有其它野果,纯天然野生的美味。

自然,干净的东西总是美好的。

新闻推荐

徽州古镇西溪南

快雪时晴帖□方有正历史上西溪南不光是经济重镇,又是碑帖重镇,还是古玩重镇,更是文化重镇。1160年前,精通堪舆(俗称“...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