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华:老骥伏枥心系地质

黄山日报 2020-06-09 00:41 大字

家住黄山东路140号地质新村的张瑞华,是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的退休职工。2016年,他被黄山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荣获黄山市十佳“五老”人员称号,2019年他的家庭获评黄山市文明家庭。

来到张瑞华的家,他早已候在门口,微笑着迎客。眼前的他,眉清目秀、温文尔雅,根本看不出是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

1973年张瑞华通过统考,被合肥工业大学探矿专业录取。毕业之后分配到332地质队工作,直到2004年退休。由于理论和实践知识深厚,他一直是队里的骨干尖子,先后担任过332地质队屯溪新潭澎润土厂、休宁天井山金矿、太平钼矿等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出野外、风餐露宿,战斗在地质找矿工作的第一线,足迹踏遍皖南山区的各个角落,无怨无悔献身地质事业。

在单位,他是一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也是一名爱岗敬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共产党员。乐于“传帮带”,为单位培养了众多地质事业接班人。他为人真诚、作风朴实,以敬业、奉献、严谨、执着的工作作风,深受同事们敬重。

在家庭,他是一位勤俭持家、爱护妻子的好丈夫,更是一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好父亲。他的儿子张咏侠自幼接受熏陶,品学兼优。1998年考入西安空军工程大学,毕业后毅然献身国防科技事业,专业技术精湛,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荣获部队嘉奖。2017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现为某战区一名正团级军官。

张瑞华是清贫的。他至今仍住在20年前的老房子里,简陋的家中找不出一件新的家具。他说:“这些家具都是无锡的哥哥多年前不要了,我拉过来用的。”

而张瑞华又是“富有”的。数十年的探矿经验,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在,年逾古稀的他,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和偶尔出门运动,就一直在陋室里,阅读、查资料、做注释、写笔记。他说,他想把自己几十年在专业上的实践转化成学术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地质事业。·程向阳·

新闻推荐

木梨硔:整治乡村环境保护良好生态

本报讯5月27日,记者在休宁县溪口镇花桥村木梨硔看见,环村有石板路,杂物堆放整齐,不时有挑夫挑垃圾下山。据悉,该村环境整...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