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48万元!这样的扶贫受欢迎

黄山日报 2020-05-29 10:08 大字

“我要5斤红薯粉丝。”“我要3瓶蜂蜜。”“我要一篮土鸡蛋。”5月28日上午,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格外热闹,摆放着红薯粉丝、干豆角、炒青、粉皮、火腿等各类山货的销售点人气爆棚。原来这是市直机关工委、市扶贫开发局开展的“消费扶贫走进榆村乡”主题党日活动。当天,适逢该乡举办山货采购会,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黄山文投集团等15家市直机关和市属企业的党员干部以及同聚楼、金太阳等多家爱心企业负责人共120余人,现场购买贫困村、贫困户的山货,开展消费扶贫。

活动现场,榆村乡藏溪村、郑湾村、岭脚村的山货“柜台”上,“土味儿”十足的农副产品颇受欢迎,大家自掏腰包,竞相选购自己心仪的土特产。还有党员主动添加农户微信,方便后续采购邮寄。

“山里的土特产原生态品质好,我们买得放心。”市市场监管局党员朱敏收获不小,塑料袋里装着干笋、干白菜等山货,他说每样买一点,也算为脱贫攻坚做奉献。黄山烟草专卖局的党员阮怀昱正和当地乡政府的同志一起,将购买的25公斤粉丝、3个火腿、10公斤干笋、15公斤干豆角等山货装运上车,他们单位食堂这次集中采购了5000多元,阮怀昱说,能通过消费扶贫让这里的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家心里都很开心。爱心企业同聚楼负责人潘桂森除了现场订购大批山货外,还与榆村乡政府落实了长期供货事宜,建立起供销机制,实现消费扶贫工作常态化。

岭脚村村民汪美云在“柜台”前一边忙着微信扫码收款一边说,“有的老人家里销不掉的,我们帮着代销,今天收了十几二十样拿来卖,这样的消费扶贫形式很好啊,可以带动农家土特产销售,为村民增收。”看到自家的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郑湾村村民胡月红高兴地说,“家里没什么劳力,平时这些山货都是等人上门收,今天市里来了这么多人,我带来的20斤粉丝、十几斤干笋一下子全卖完了,收入大概有八九百元,真是感谢他们啊!”

休宁县榆村乡位于屯溪东南端,这里物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佳。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彩色农业、泉水鱼养殖、户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蓬勃兴起。“短短1个多小时现场采购、订购达48万元,为我乡克服疫情影响,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及贫困户收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榆村乡党委书记李大庆说。

“今天这场主题党日活动,是我们落实消费扶贫要求开展的一项创新举措。党员带头、干部带头体现的是政治担当,希望通过我们的带头,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加入到消费扶贫这项工作中。”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吴永良表示,他们还将通过结对帮扶消费、联系社会消费、组织集中消费和组织线上消费等方式,切实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实现全面脱贫这一决战决胜总目标,市直机关工委、市扶贫开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市直及驻黄各单位开展“消费扶贫进机关,我为脱贫做奉献”活动,号召党政机关带头、党员干部带头,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充分和精心的准备,目前已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联系人制度,并以贫困村为单位,建立了农副产品目录清单,含品名、数量、时令(销售时间),分别提供给结对单位或在指定平台发布,以便各单位组织以产定购、定销。·舒俊余勇·

新闻推荐

拒绝野生蘑菇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黄山市地处山区,生长有种类较多的野生蘑菇,部分山区老年群体有食用习惯,易导致中毒。随着气温升高,野生蘑菇进入生长季节...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