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野生蘑菇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黄山日报 2020-05-20 05:45 大字

黄山市地处山区,生长有种类较多的野生蘑菇,部分山区老年群体有食用习惯,易导致中毒。随着气温升高,野生蘑菇进入生长季节,有效防范中毒事件发生,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当下食品安全重要工作。

中毒仍有发生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朱冠能介绍,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中毒大概分4种类型:一是胃肠炎型,症状为轻微的呕吐、腹泻、出汗、全身乏力等;二是神经精神型,症状为意识改变、头昏、头痛、全身乏力等;三是溶血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四是肾功能损伤型,全身多脏器衰竭。以前,此类中毒事件较多,甚至导致死亡,近年随着宣传、监管力度加大而大幅减少,但每年仍有,去年就救治了10余起。印象深刻的是,有家人煮了一大锅野生蘑菇,因之前看过相关报道,心生顾虑,先喝了点汤,然后舀给狗吃,狗中毒死亡。他们赶紧就医,住院很长时间才得以痊愈。近日,一家四口因食用野生蘑菇导致呕吐、腹泻,成为该院今年救治的首例,因症状轻微,经输液等处理后好转。

朱冠能提醒,为了健康,广大市民一定要做到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一旦中毒须立即就医。

拒毒蘑菇入口

采访中,餐饮单位有关人士介绍,拒绝采购、烹制野生蘑菇成为大家共识。黄山一楼公司行政总厨黄卫国说,公司从不采购野生蘑菇,而选用市场上规范出售的香菇、金针菇等。徽商故里大酒店行政总厨方满福告诉记者,酒店禁止采购野生蘑菇,并时常培训厨师,营造拒食野生蘑菇的良好氛围。小鲍龙虾餐饮店店主鲍云翔介绍,市场监管等部门每年会上门提醒,酒店菜单上没有,也拒绝采购野生蘑菇。随着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客人从未提出食用要求。

抓好安全防范

日前,休宁县蓝田镇召开2020年食品安全“四员”培训会,讲解防范野生蘑菇中毒等食品安全工作,部署镇食品安全监管“四员”(管理员、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工作任务,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防范野生蘑菇中毒尤需市场监管,黄山市为此多措并举。

印发工作通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4月初提前发布《关于加强防范野生蘑菇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全面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网络、手机APP、微信等媒介发布预警信息;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宣传栏(或醒目位置)张贴通告;在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悬挂横幅;发挥农村食品安全“四员”作用,向农户发放一封信;拍摄关于食用野生蘑菇防控内容的专题节目,在媒体播出。通过广泛宣传,提示广大群众不凭经验采食不明野生蘑菇,不轻信民间传统辨别方法及网络上所谓的鉴别方法。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政府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健、疾控等部门在食用野生蘑菇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强化源头治理,加大监管力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杜绝采购、加工、销售、食用野生蘑菇行为。

严格市场监管。加强对集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和对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和餐饮店的检查指导,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

做好应急值守。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对可能发生的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市食安办专项督查各地宣传、监管、应急等工作,确保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黎小强·

新闻推荐

黄山市公安交警支队:电动自行车应依法依规登记

我要说市民汪某反映,屯溪开展电动车上牌,其家住休宁县、徽州区,有时会骑电动车到屯溪玩。这两地还没开始办,为什么各...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