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小珰驻心间 《率水河的记忆》勾起的乡村记忆

黄山日报 2020-04-15 04:38 大字

□金益力

新安江上游率水河,是徽州人民,尤其是休宁西乡人民的母亲河。

由胡冬发先生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率水河的记忆》,是一本以文图为载体、将率水河流域人文历史留史存真的卷帙。

梦里依稀故园梦,白发回首泪满襟。我是喝着率水河的乳汁长大的,读此书,倍感亲切。

《率水河的记忆》,引发了我对家乡的思念,激活了我对70多年前小珰习俗的片花浪羽,以慰乡愁。

正月十八“上丁”

每年农历正月十八,小珰金家宗族都在忠孝祠大厅举行“上丁”仪式。大厅内布置庄严富丽。上方的轿子里,供着徽州地方神——汪公大帝,旁边为九相公菩萨。两侧墙上,挂满历代列祖列宗容貌画像,冬瓜梁上点着蜡烛宫灯。“上丁”的金姓,每户派一名男丁参与。族规很严,不可缺席。如有长期在外,因特殊原因不能赶回“上丁”者,必须请家族男丁代替参加,否则按族规处罚。“上丁”要自带一荤一素两碟菜、一小壶水酒及三钱小酒杯等餐具。

“上丁”仪式由族长主持。首先全丁起立举杯,向汪公大帝、九相公和列祖列宗叩拜,敬酒三杯,然后听族长宣文,大意是告诫全族人员要敬老爱幼,要时刻记得祖宗基业和功劳,提醒晚辈要以祖宗为楷模,多做光宗耀祖之事,以及新年度全族应办的事项。

此类“上丁”活动,我总共参加过三次。

三月三庙会

小珰村农历三月三庙会,历时三天,主要是为纪念汪公大帝及九相公。

庙会首先举行巡游活动。一开始,前面开道的是两面二人抬的鸣金大锣,八面彩色的蜈蚣旗以及特大的圆顶凉伞;中间部分,汪公大帝端坐在八抬大杠的轿子里,九相公骑在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后面紧跟着四组抬阁;另有锣鼓、唢呐、放冲天炮等助兴。

每组抬阁上装设的是历史上戏剧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以及《打渔杀家》的老渔翁、蚌壳精等。每组抬阁配8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轮换抬。沿街左侧每隔三四十米,设一张八仙桌,便于临时停靠换人抬阁之用。

被选上站抬阁的小孩,一早就来到抬阁厅与铁皮厅之间的化妆室,由化妆师按所扮演的角色先画脸谱,再穿上戏曲服装,然后由专人抱着小孩送到抬阁厅。所扮演角色的小孩,坐在事先架设好的特制铁椅子上,可骑可靠,稳稳当当,绝对安全。我很荣幸,从1岁到6岁,多次被选上站抬阁。

清明祭祖

每逢清明节,金氏全族男丁在族里长老带领下,坐渡船到对岸,经过金村,前往上呈山给金家祖坟扫墓,然后前往“著存观”(金氏世宦祠)祭祖。祠堂内供的是祖先的牌位,祖先的牌位很多很多,有多少我也记不清了。祭祀时,每人手持三支香,向各位列祖列宗行叩拜礼。

除清明祭祖外,每年冬至,族长召集全族男丁到祠堂祭祖,结束后给每个参加祭祖的男丁,发一对约一斤重的糖饼。

端午旱龙舟

五月初五端午节,小珰村都要举行旱龙舟活动,给每家每户驱邪保平安。

龙舟体积不大,一米多长;龙头和龙尾是由木雕和彩色油漆制成的;中部是用红布制成的肚兜,可放彩礼。旱龙舟,由渡船人扛在肩上,挨家挨户为人祈福。

旱龙舟一般进家舞三个圈,结束时,每户人家要给跑旱龙船的人献彩礼。彩礼只收铜板和纸币,不收粽子、咸鸭蛋之类食物。

七月半,判官施米粥

农历七月半中元节,小珰都要举行判官施舍米粥活动。

判官是由竹篾扎架、糊上彩色的纸制成的,安放在大河右边场地临时搭建的台上。场地上放了数个大桶,桶里盛着当年刚上市的新稻米煮成的米粥。活动结束后,将判官用火烧掉,然后将炭灰倒入河中;同时在河里放上数十盏莲花灯,为全村百姓辟邪消灾保平安。

2015年,闻讯率水河上月潭水库工程得到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工建设,那一刻,我激情难抑,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一工程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事,不仅提高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能力,而且兼顾灌溉和发电,发展旅游业。忧的是,建成后,我的家乡小珰等村成为淹没区,将永沉湖底,把我的乡愁一同埋葬。

2016年,接到小珰村委会通知,小珰村属月潭水库淹没区范围,需要我回家迁坟。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支持修建月潭水库,责无旁贷,我及时地回乡,按要求将我家的祖坟迁至安置点的公墓。

作为故乡人,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尽我所能,支持水库建设,我深感欣慰和自豪!

新闻推荐

渭桥乡:网格化助推“安康码”守护健康“大民生”

本报讯“打开‘皖事通’APP或支付宝扫描这个二维码,如实填写上面所需的个人信息,就能完成‘安康码’的申领。”4月14...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