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梨硔 ■ 王士新
皖南休宁县大山深处有个奇特的村庄,村子位于千米高的悬崖绝壁山脊之顶,三面悬空,仅南面与“苦竹岭”高山相连,50余户徽派民屋沿山脊而建。这个被叫做作“云端人家”的木梨硔古村落,深藏群山之中,世世代代,默默无闻。村民去山下集镇,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买了东西背回来路上要好几个小时。
互联网打破了古村的寂静,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前些年,上海等地的一些摄影爱好者寻到这儿,所拍摄的风光照片在摄影比赛中得了大奖,这些照片又通过网络传播,于是,多年来一直与世隔绝的村子开始受到关注。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有流动的云海,有缥缈的雾海,有火红的花海,有翠绿的竹海,更有神秘的星海,很快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村子里那些长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瞅住商机,纷纷回村,用自家古屋办起了30多家客栈。每逢旺季,游客如织,客房供不应求。
那日我们到休宁县,雨下个不停,白天冒雨游览了齐云山、古城岩景区和状元博物馆。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还有雨,我心里犯了嘀咕:天公不作美,木梨硔还上不上?一位爱好摄影的朋友话语干脆:“不上木梨硔,等于没到休宁县。”
翌日,从县城出发时,雨还在下。车子南行15公里到了溪口镇,雨停了。县道是柏油路,一路畅行,十几公里后便看到路边的指示牌,拐上了长约5公里的盘山路。盘山路前半段是水泥路,后半段是土路,尽头有个能停二三十辆车的小停车场。从这里,再爬约半个小时的山路,便是木梨硔。山陡,路窄,刚爬了十几分钟,我便已后背冒汗。“让一让!麻烦让一让!”这时背后传来声音,我们忙避让到路边,只见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妇女背着一个大电冰箱,右手拄根木棍,从我们身边一步步艰难而上,汗湿的头发贴在脸上。望着她弯腰攀登的背影,我被震撼了!
终于登上山顶,路旁树干上挂着一块介绍木梨硔的牌匾,这个村庄有400多年历史,59户160多口人,以林、茶为业,少许梯田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山顶有几排徽派房屋顺山脊而建,家家房前的道路仅两三尺宽,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崖边虽长有许多树木,行走时仍让人提心吊胆。不少人家在门前打下一排木桩和护栏,再密密地横铺上圆木,使门前道路加宽了三四尺,既能晒些农作物,又能防止小孩子不小心滚下山。
一路上,遇到了好几位拎着“长炮”相机和三角架的摄影爱好者。听说,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天,就为等个天气,拍到满意的照片。一位老人指点我们说,对面山坡上专门搭着木台,能看到整个村子,在那里拍的照片最好看。于是我们便一路寻过去。山脊边有条两尺宽的山路,山下是条大峡谷,在小路山坡下生长着许多大树,走起来并不觉得害怕。走了几百米山路,看到峡谷下有个水坝。跨过水坝,沿着对面山脊下的小路走过去,不过半小时,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大木台子,许多游客正在上面观景拍照,这里就是观景木台了。
登上观景台,放眼望去,只见墨绿色的竹海伸向远方,两条大峡谷在远处交汇,形成绿色的海洋,竹海随风起伏,波澜壮阔。木梨硔悬空吊在对面山脊上,几排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沿路铺展开来,随着阳光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美极了!
中午,在一家名为“迷家客栈”的农家短暂歇息。女主人叫詹雪琴,把我们引到后屋,倒了两杯水放在圆桌上,请我们喝茶。墙边有个货架,摆满了茶叶、笋干、干菜等山货。后屋是两间木板房,上下两层,干干净净。精心准备的四菜一汤甚是美味,两荤两素,蔬菜是自家种的,新鲜可口。得到允许,我上楼看了看。沿木板楼梯上去,有两间客房,每个客房两张床铺,白色被褥簇新。“前屋也有两个客房和一个卫生间。”据女主人介绍,她家6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孩子,爱人平时在家帮忙,闲时就去外面打工,“以前在浙江、上海一带打工十几年,2017年回到村里,用自家房子开了这个客栈,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都是旺季,尤其是国庆节前后两个月,游客很多,收入自然比打工时强不少。”临走时,女主人一直送我们到大门口。回到合肥后,她还常会通过微信给我发些村子里拍的照片,除了木梨硔的日出、晚霞、繁星,还有在她家后院观景台看到的满天星星。
转眼间,木梨硔之行已过去两年。前几天,詹雪琴兴奋地告诉我,她家客栈又增加了3间客房,现在已有7间客房14张床铺。不仅如此,她还租下了亲戚的一家有5间房的客栈。通过抖音,她把“迷家客栈”每个客房的摆设都一一展示,吸引了很多游客。
“互联网+旅游”的春风,吹醒了深藏大山之中的木梨硔,使村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致富的步子也越来越坚定!
新闻推荐
吴兆光在安装磁针。吴兆光在安装磁针前测量盘面。黄山市休宁县的千年古镇万安老街,有个吴鲁衡罗经老店手工作坊。近日,记者...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