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盘”守艺人

安徽日报 2019-12-19 06:45 大字

吴兆光在安装磁针。

吴兆光在安装磁针前测量盘面。

黄山市休宁县的千年古镇万安老街,有个吴鲁衡罗经老店手工作坊。近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分工不同的手艺人一丝不苟地制作罗盘,有人选料、制坯,有人车盘分格,有人书写盘面,有人上油……一间制作室内,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兆光,在全神贯注地安装磁针。

据吴兆光介绍,万安罗盘制作业兴起于元末明初,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1723年,吴兆光的祖先吴国柱(字鲁衡),在休宁县万安镇创办了吴鲁衡罗经店,至今这个家传老店已经开了近300年。

万安罗盘设计独特,选材考究,制作精良,品种齐全,被奉为罗盘正宗,享有“徽罗”“徽盘”美誉。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兆光的父亲吴水森被评为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万安罗盘的制作,首先要精选特等木料,锯成罗盘毛坯,然后将毛坯车圆磨光,挖好装磁针的圆孔,画格和书写盘面,接着熬炼桐油给罗盘上油。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工序是安装磁针,一般由店主在密室内单独操作。”吴兆光说。

从10岁开始,吴兆光就跟着父亲吴水森学习制作罗盘,16岁即掌握了罗盘制作核心技艺。成年后,吴兆光当兵入伍,后参加工作。随着父亲年事渐高,他才决心挑起传承家族百年技艺的重任。2004年起,吴兆光随父亲一起打理吴鲁衡罗经老店,在经历了老店搬迁、非遗申报、祖宅维修、罗经文化博物馆创办后,成为罗盘文化的忠实“守艺人”。2014年,父亲去世后他成为吴氏罗盘唯一的传承人。

为了将罗盘制作这一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吴兆光成立了“非遗传习馆”,对这一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去年8月,我们又在屯溪老街建起了体验馆,希望通过展示体验和研学旅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罗盘文化。”吴兆光说。

新闻推荐

百名农技人员集中“充电”

12月6日,休宁县农技人员走进安吉县鲁家村盈元农场白茶基地考察学习白茶种植、管理和加工等知识。12月5日至6日,休...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