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规划引领 黄山市立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安徽日报 2019-01-22 07: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吴江海)1月18日,记者从黄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黄山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办法》日前以黄山市政府令发布,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目前全国首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专项立法。

近年来,黄山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在全省位居前列,但也存在长效管理机制薄弱,部分乡村缺乏产业支撑,难以维系后续管护费用支出等问题,乡村违法建设,乱扔乱倒生活废弃物和污水,损坏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违反城乡规划秩序,损坏村容村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该《办法》建立健全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明确政府和部门职责,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明确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原则,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污水、垃圾、厕所治理的标准,建设管护的资金保障机制,设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禁止性规定和对应的法律责任,为解决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问题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办法》突出规划龙头作用,把好美丽乡村建设源头关,严格建设用地的管控、村民建房管控,注重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和乡村电网、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徽派建筑风貌和乡村传统风貌的建筑保护。明确乡村应保持原有的传统风貌特色。依法保护、合理利用乡村古建筑,不得擅自拆除古建筑及其构建,修缮古建筑应保持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鼓励利用古建筑建立村史馆、村博物馆、名人馆、村民活动中心。

《办法》突出重点,从美丽乡村建设“三大革命”治理入手,推行垃圾无害化、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农村生活污水推行无害化处置。突出山水徽州、人文徽州的底蕴,将徽文化元素和徽州建筑风貌管控要求写入了美丽乡村建设风貌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条款,立法保护乡村传统的风貌特色,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办法》以立法形式固化黄山市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总结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率先创办垃圾兑换超市,将垃圾变废为宝的经验,推广“生态美超市”的内容写入,推进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吸收在乡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创新经验,写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内容,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编后·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黄山市坚持问题导向、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突出特色,通过地方立法,加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倡导绿色健康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为促进当地美丽乡村升级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新闻推荐

榆村:红薯粉丝产业铺就致富路

□本报记者殷元元深冬时节,走进休宁县榆村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挖薯、打粉、加工粉丝、晾晒粉丝,空气里弥漫着红薯的...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