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衷心地对残联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感谢”——记屯溪区残疾人查顺林脱贫致富之路

江淮时报 2018-08-17 11:39 大字

[摘要]记屯溪区残疾人查顺林脱贫致富之路

查顺林1967年出生,安徽省黄山市新潭镇人。了解查顺林的人,若是提起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用纯正的徽派方言道一句:他算是个人物了。然而,对于同乡人的赞誉,查顺林本人却很少关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都是虚的,作为一名创业者,应该要多务实,踏踏实实干才行。这样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 ”

至此,也许一个稳健的创业者形象已经浮现在你的脑海之中;但是,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形象的主人,却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终身残疾。

“艰难苦难玉汝成”,这句话,可能是对查顺林目前所经历的人生之路最好的概括。可是这“艰难”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不得而知。创业本不易,跟何况残疾人创业?如果苦难可以计算,查顺林至少是在一般创业者的基础上乘以二,甚至更多。

然而,他却成功了,虽然有些晚——那是2017年,查顺林已50岁,恰是天命之年。

身残志坚心怀梦想

查顺林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据他本人说,“小时候,经常吃不饱。肚子饿时和父母说,父母也是没有办法。有一天,父亲告诉他一个办法:把裤腰带拎紧可以防饿。因此拎裤腰带成为他小时候经常性的动作。 ”

怎么样能吃饱饭,是伴随查顺林成长的一个重要问题。看到穷困的村子,查顺林已经觉得仅仅靠务农是很困难的。“当时看着我自己家,还有村子里,每家情况都差不多,谁家米缸都里米都不多。后来分田到户,是能吃饱了,但是和那时候广播里讲的‘四个现代化\’还差的远! ”查顺林如是说。

因此,从解决自己家能吃饱的问题,延及怎么样让村子里的人都能吃饱,过上好日子,又成为成年的查顺林首要考虑的问题。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渐渐吹便祖国大地,新潭——这个极为普通的皖南山村,出现了一些他们祖辈从未听过的词汇——“企业”便是新词之一。

“当时就是听讲,搞企业能挣钱,不仅自己能挣钱,大伙还能一起挣钱”,就是本着“大伙一起挣钱”的想法,查顺林心中萌发了办企业的嫩苗。然而,生命无常,悄无声息的一场大病向斗志昂扬的查顺林袭来,高烧之后,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左腿留下终身残疾。

积极追梦道阻且长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是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中的句子。小时候父母念‘毛选\’的时候经常听到,不知不觉也就记下来了。得知自己落下个终身残疾,一开始我是很难过。可是有一天,脑子里就迸出这句话,顿时就感觉这是主席专门对我说的。不管怎么样,我不能一辈子让父母养,我要出去干活,减轻家庭负担。残疾怎么了?残疾就不能活了?残疾照样可以搞企业!我应该干的更好,向大家证明,残疾人不等于废人,残疾人照样顶呱呱! ”查顺林如是说。

说干就干,查顺林在追梦的道路上起航了。带着梦想和决心,他于1992年创办了屯溪康华玻璃纤维厂。 “因为我自己是残疾人,所以我干企业时希望能帮助到残疾人,让他们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查顺林说道。因此,作为招聘残疾工为主的私营福利企业,查顺林的厂先后解决了11名残疾职工就业问题,并且在1992年获得了安徽省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证书。

然而,查顺林的人生之路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上天也许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正当企业风风火火大干的时候,黄山市政府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屯溪康华玻璃纤维厂因为高耗能等方面的原因被淘汰关闭。

查顺林的厂,说没就没了。如果说残疾给他带来的伤痕在玻璃纤维厂的顺利运营下已经抚平,那玻璃纤维厂的倒闭,对于查顺林的打击无疑是二次的。倒闭的不仅仅是厂,而是现实给他唯一的心血重重的一摔——碎了希望,迷了前途。

“厂关门那天,我想了很多,甚至想去死。真的,你别不信,死都想过。 ”查顺林如是说。

残联帮助雪中送炭

“不是不敢死,是真的不能死。我死了,父母怎么办?好死不如赖活吧”。想到年迈的父母,查顺林从死亡的想法中渐渐走了出来。身体残疾,事业失败,每每想到此,查顺林都心痛万分。不仅如此,以后的路怎么走,对于查顺林来说成为最大的问题。

“不怕没有干劲,就怕没有方向”,这是查顺林现在经常向村里的年轻创业者说的话。没有路,就努力闯一条路出来。凭着实干、吃苦,查顺林再一次在社会大潮下扬帆。此后的查顺林,做过钢架大棚,干过电子业务推销员,但是,由于都是打零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不甘平庸的查顺林,时常会想起办厂的那些日子——不仅自己钱袋子满满,自己厂里的人也钱袋子满满,这一刻,查顺林又一次燃起办厂的梦想之火。

然而,这次办厂的火苗,始终没有燃烧成一团雄雄大火。 “哪里是说办厂就办厂的?最大的问题,你有钱吗。手里没钱,一切白搭!”查顺林如是说。确实是这样,对于一个干企业失败靠打零工的人来说,资金问题这盆冷水便足以将他一切的想法浇的冰冷。面对现实,查顺林只有默默地干,他是有梦想的人,但是在时机不成熟时,他唯有靠打工养家。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到了2016年,但这一年,对于查顺林而言,却是极有意义的一年。是年,查顺林了解到当地政府对残疾人创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特别是可以无息贷款十万。 “干,为什么不干!我还没老。无息贷款十万,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

查顺林经过在市场上的充分的调研之后,他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将多年的积蓄和贷款来的十万元,投资到金丝皇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种植基地——创办“残疾人创业基地”。

埋头苦干好梦成真

创业之初的道路是艰辛的。要种植好上等的金丝黄菊,就要选择好的田地。屯溪周边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商业化了,要找到一块既能种植又可以就地加工的地方的确很困难。经过四处的打探,他决定把“残疾人创业菊花种植基地”落户在新潭镇仙林村。

俗话说:“看花容易栽花难”。菊花种植虽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必需在排水良好、肥沃流松,含殖质丰富的土中生长,而且繁殖方法看似简单的分株紧殖和杆插繁殖,真要熟练的掌握,并不是一朝之功。查顺林是门外汉,这些都要他从最基础的整地、分株、插条、施肥等做起。十几亩的田地,光是整地就要耗费很大的工作量,请人工,自己刚创业,资金本来就少。查顺林自己撸起袖子干,起早贪黑,不管天晴下雨,他总是一头扎根田园里。

要培育出上等的金丝黄菊,除了通风排水,最主要的还是平时的管理。为了掌握熟练的扦插嫁接技术,查顺林甘当小学生到休宁盐铺镇拜师学艺。扦插和嫁接看起来容易,真要熟练的掌握这项技术是需要花时间不断的练习。查顺林手磨破流血了,但他从没有放弃内心中的那份动力。就这样一点一滴,他熟练掌握了菊花的繁殖、种植的栽培技术。

在岁月的蹉跎中,查顺林的菊花基地由小慢慢的变大。由于他管理细心,施肥合理,20多亩的金丝黄菊一眼望去,就像海浪一样,一层套着一层。驻足观看单个的花朵,你会为那饱满的花瓣而大加赞赏。查顺林说要制作成上等的金丝黄菊,菊花长的好是基础,加工是关键。每年金丝黄菊采摘的季节,查顺林的菊花基地都是一片繁忙劳作的景象。早上太阳晒了一小时之后,十几个工人就开始下园采摘菊花。把采回来的菊花,按大小排列在烘干板上,而后放入在30摄氏度烘干房内烘烤2天,在放入60度的烘干房内烘烤3天,这样就能制作成上等的金丝黄菊成品。查顺林告诉记者,菊花烘烤之前不可以有水分,否则菊花烘出来会发黑;其次,烘烤菊花是很辛苦的工作,温度必需24小时管控,特别是烧煤的烤房,就要求人要及时的关注缺不缺煤炭,如果不注意,一旦炉子火力不足,则会功亏一篑。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7年,查顺林在新潭镇仙林村创办的金丝皇菊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开花结果,同年为他带来3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周边二十多人就业。年底,看着自己的银行账户上的数字,查顺林哭了。三十万,不多,也不少。对于查顺林而言,他太需要这三十万了,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它背后的意义——恰如一位将军,太需要一次胜利来鼓舞斗志。这一战,查顺林打赢了!

结语

查顺林不喜语,若你去他的金丝皇菊生产基地进行考察,也许那个蹲在花圃边拔草施肥的中年人,便是查顺林本人——一路走来,实干精神已在查顺林心中生根发芽。

然而,谈及创业,查顺林却一反常态,滔滔不绝。 “经过两年的打拼,现在自己的菊花基地初见规模。目前准备在现有基础上,改行做菊花家庭农场,也算是深化产业。现在虽然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家人的反对、资金的不足、农业项目的不稳定性,但我想办法总比问题多,坚持就能胜利,‘创业+改变’才是硬道理,政府的好政策和残联各级领导的关心,就是我坚强的后盾,我从争取无息贷款十万开始,自掏资金十万左右,争取残联资金扶持,现农场已正常运转,我有信心把基地做强做大。 ”

“一路走来,我衷心地对残联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感谢。 ”这是查顺林最后对采访者说的话。 查玮吴广

新闻推荐

开发商咬住“定”字不退款2万元 预付款差点打水漂

本报消息记者赵天彪通讯员汪建兴刘莉报道8月4日,在黄山市休宁县消保委依法调解下,一起因是购房预付款还是“定金”之争引发...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