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竞“秀”,舞不尽新安源的丰收与喜庆
右龙来了!盛红兵/摄□韩文杰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承继殷周“祭天”遗风的舞龙习俗汉代就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人们元宵节舞龙欢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秋节舞龙庆祝春华秋实、五谷丰登。历史上中原部族为躲避战乱,三次大规模入迁徽州(分别为西晋末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末靖康之乱)的历史洪流中,也把这一厚重的文化传承散布到徽州大地的万水千山。
休宁县流口山区两镇一乡地处新安源头,与赣北上饶市婺源县、景德镇市浮梁县接壤,星罗棋布于千山万壑间的古村落虽地处偏远深山,交通不便,却不乏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村望族,在这些部族的引领下,这里至今延续着舞龙的习俗。
当地人舞的“龙”主要有两类:板凳龙和稻草龙。板凳龙又分烛火龙和香火龙,烛火龙最为出彩的当属休宁县鹤城乡鄣源村和右龙村。
鄣源村古称石门,宋熙宁辛亥年(1071年)始迁祖方遊由祁门县赤桥迁入建村,这个以方姓为主体的血缘型古村落注重读书考学,一脉相承出过13位进士(其中原籍4人,寄籍9人),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鄣源板凳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当地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东海的一条水龙怜悯百姓苦难,奋力一跃冲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由于水龙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责罚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老百姓为了挽救水龙,把一段段龙体供奉在板凳上,串联为一体,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由此而生。
鄣源人舞板凳龙还与本村两位进士有关:据史料记载,本村方氏始祖遊公宋元丰辛酉(1081年)登冯京榜进士,言传身教,注重晚辈的文化教育。遊公有两个孙子,一个叫方仲黍,一个叫方仲穑,据传这年兄弟俩进京赶考前,村里的族长公提出,方氏族人应该舞一舞板凳龙,以保佑两兄弟能榜上有名。如果应验,还将建亭造庙,年年舞龙供奉神灵。这个提议得到全村人的一致赞成,说干就干,全村每家每户纷纷出力,龙头由方氏两兄弟准备,龙尾巴由当年添男丁户负责推选,其他各家各户准备龙身。
进士家两兄弟准备的龙头异常精美:整个骨架用竹篾扎成,外面糊上白纸和彩纸,修饰上龙眼、龙眉、龙角、龙须,画上龙鳞、龙鳍等吉祥图案,龙尾上扎上马鬃,活灵活现。八月十五中秋节,鄣源板凳龙第一次起舞了,当晚十里八村的人纷纷前来观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进士家人抬起龙头舞得行云流水,风光至极;就连舞龙尾巴的户头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添上男丁也非易事——现在村中小孩还都被大人教唆着跟在后面大呼小叫“舞尾巴”,乐此不彼。中秋过后,方氏两兄弟赴京赶考,也许是鄣源起舞板凳龙后感动上苍得到神灵护佑,两兄弟同年连榜,中绍兴甲子进士,真是喜煞鄣源方氏族人。
当日族长公的提议当然不能违背,得由中进士的方仲黍、方仲穑两兄弟出资在鄣源水口处建一座水口亭(现亭已恢复),在水口对面山岭上建一座庙,亭庙里供奉菩萨。舞龙的习俗也自此沿袭下来,每年正月,轮流由一户村民负责组织和装扮龙头龙尾,为补助组织者舞龙所需费用,将家族共有的一棵大榧树归其管理,秋收香榧卖钱。
舞板凳龙的队伍由引路人、龙头、龙身、龙尾和鞭炮锣鼓五部分组成。引路人为龙前导引走向的掌灯人。龙头重约60斤,长2米,高1.5米,宽0.8米,用木板、竹篾和彩纸精心糊裱扎制而成,并配上灯光龙眼、龙须、龙鳞等花纹图案。龙身为一户一板凳,由一块块长约1.8米,宽约15厘米的杉木板连接而成,每节木板上(龙身)安有4盏红灯笼,龙尾内则安有5盏烛火。
板凳龙舞动时,龙头龙尾两个乐队边击打锣鼓,吹奏唢呐,边放鞭炮,一前一后,遥相呼应,气氛十分热烈喜庆。
村里至今流传着“送龙须”的习俗:龙须顾名思义就是胡须,谁长胡须?当然是男人才会长胡须。鄣源村人每逢板凳龙舞完后,舞龙头的壮汉都要把龙须拔下送到村中已婚但未添有男丁的人家中,意谓送男丁。当然该户要早早摆上糖果烟酒在家等候,在房间枕头上放上一朵纸扎红花,帷帐盖着,“送龙须”的壮汉来到家中,必先走进房间,掀开帷帐,将龙须置于枕头底下,口中念念有词:“恭喜添丁,恭喜添丁。”喜气盈门,有钱人定会塞上红包以示谢意,普通人家也会热情招待,一顿“鸭子酒”是少不了的。
右龙村原名磻溪,唐僖宗乾元六年(879年),秀州刺史张舟为避黄巢乱由浙江富阳迁徙至此定居,自此张氏一脉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00余人。
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元宵节,96岁高龄的老族长张夏六公主持牵头,装扮龙头、龙尾,由族中每户各出一板(形同板凳面,上装3个灯笼),联缀成龙,在宗祠怀德堂前翩然起舞,祈望天龙护佑,驱邪去魔,五谷丰登,家庭和睦,人丁兴旺。自此,磻溪村改名右(佑)龙村,约定每年元宵为舞龙日,代代相传。
(上)
新闻推荐
□蔡旭东达人简介:蔡旭东,马鞍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从2015年起受朋友们影响爱上了摄影。愿意用镜头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用文字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悟。道不尽的古村落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写道...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