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剃头匠

黄山晨刊 2017-04-26 00:00 大字
□  向日葵 文/摄

曾几何时,剃头担子是城市乡间一幕熟悉的风景,剃头师傅挑着个小担,担子的一头架个火炉,另一头担着凳子、镜架、理发工具、脸盆等等。而今,随着现代美容美发行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剃头匠日渐式微,曾经温热的场景只在乡间孤独地坚守。

明清时期的老房子,手柄磨得锃亮了的剃头剪,三十年代“上海无敌牌”座椅,褪了色的红砂石洗头盆,手把“矮”了一截的铝制电吹风……春光大好的下午,剃头店“老板”黄六六正专心致志地为一名顾客打理“顶上风光”。

黄六六的剃头店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休宁县万安镇中街7号,透过黄六六那些古老的“中国制造”,仿佛翻开了一段中国的近代史。而随着剃头推子在顾客头顶上嗡嗡作响,历史的沧桑和厚重也弥漫开来。

已过古稀的黄六六是土生土长的万安人,因为排行老六,故取名六六。他自小家境贫寒,父亲在地主家打长工,靠挑水磨豆腐的力气过活,母亲也在街上给人打零工,由于进账有限,一家人的生活连个温饱都顾不着,饥肠辘辘是常事,由于营养不良,黄六六不但矮小而且体质虚弱。为了把生活过得好一点,初中毕业后黄六六在亲戚的建议下,选择到当时的万安合作理发店学习理发技艺,师从当时名声很响的陈海清经理,每个月拿15元钱工资,相当于现在的见习生。以前做学徒,一年看,一年学,一年打下手,三年才出师,由于黄六六脑瓜机灵,人又勤快,深受陈海清的教诲,他只学了两年,便提前出师。学成后的黄六六选择了留店工作。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吹神州,黄六六所在的万安合作社理发店宣告解散。这样的改变,让黄六六颇有不舍,感情上一时无法接受,但生活还得继续,为此黄六六租下中街7号这间店铺,置办了剃头所需的工具,开始了剃头店的新生活。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黄六六说,理发最基本的技术就是剃头和刮脸,手法要娴熟,手臂、手腕、推子和头的结合是个久练成熟的过程。今天的美发,其实从手法上已经退化,很多年轻的理发师只知道理头发,而旧式的理发,还要学会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刮胡须、修面和头、颈、肩部的按摩技术服务等。只有这些手艺都掌握了,才是一名合格的剃头匠。

弹指一挥间,黄六六已从事剃头工作50年。千千万万的万安人把面子工程和顶上风光都托付给他施工。黄六六则秉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信条。理发店开业至今,他的7号店门头虽从没装潢过,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招牌也没有,店内的工具仍是那些老掉牙、土掉渣的老古董,理的发型也相对单一,都是老式头、青年型、光头、刚健型那几种。但这并不影响黄六六的生意,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找他理发,或许,他们要的恰是这种简单。

黄六六理发收的是良心价。这些年物价高涨,可他的理发收费一直保持很低。从原先的5角到一元,到两元到三元再到五元,他总是比外边的理发店便宜,即便是现在在城里理个发少则10元多则20、30元、50元的时候,黄六六仍然只收5元。他说:“理发只是个手艺活,挣钱不是主要的,开心是最重要的,我享受为他人服务时的成就感。”

50年春夏秋冬,黄六六用一把剃头推子坚守着一位普通匠人的初心,讲述着万安街的历史和变化。他说,只要身体能动,他就会在7号店一直理下去。

新闻推荐

海阳镇全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胡美娇王瑞晨刊讯近日,在休宁县海阳镇溪头中心村大门巷,一台挖土机正在来来回回平整土地,工人们忙着铺设红麻石。昔日的泥泞小道正变成整洁美观的石板路,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又改善当地生态...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剃头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