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别具特色的徽州丧葬习俗

黄山晨刊 2017-03-29 15:01 大字
六股尖景色(资料图 图文无关)□ 韩文杰

生老病死,芸芸众生概莫能外。文化徽州,丧葬习俗别具特色。

棺材在徽州俗称“棺木”“寿材”“老房子”,为两头略有粗细的六面体,依墙板、盖板、底板数量有四合(左右墙板、盖板、底板各一)、八合(左右墙板、盖板、底板各二)、十合(左右墙板各二,盖板、底板各三)、十二合(左右墙板、盖板、底板各三)、十六合(左右墙板、盖板、底板各四)之分,以十合、十二合数量居多。板材数量越少,要求树龄越老,直径越大,棺木越耐朽烂,档次越高。

棺木每块板和邻板之间均需刨(凿)制紧密契合的公母榫,劳心费力,慢工出细活,制作一口棺木,锯好的木料也少不了四个工。一个技艺精湛、德高望重的老师傅,能把棺材制作得棱角分明,腰部微凸呈鼓形,美观大气,自然会被大家伙推崇为方圆数十里制作棺木的专业户。棺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左右墙板上一前一后钉上穿着五色布条,焗得油光滑亮的材钉,材钉裸露在外的一端穿着状如门环的拉手,出殡时棕绳绕过不致滑脱。

棺木一般用桐油拌石灰勾缝,漆成枣红色、深红色,滴水不漏,庄严肃穆。头板上用调有金粉的清漆描绘出“寿(男)”或“福(女)”字,其外围环绕着五个“{”图案,像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伴寿”。脚板上勾勒出“⊥”形的空心牌位轮廓,上书“×××之柩”(今人多把其视作供奉于宗祠的牌位,而写作“×××之位”),“—”上侧外沿描绘连续的纹饰,“∧∧∧”泰山纹的为男性,“ωωω”莲花纹的为女性。虽说此棺木已对号入座,但若非木料做工特别考究,一般人还是乐意借于他人救急以积德增寿。

棺木既谓“老房子”,其制作流程就得和盖新房一样有板有眼,木匠、漆匠开工、圆工都需正式地奉上荷包蛋,设宴摆酒,工钱之外还得送“水礼”篮(竹篮里装着鱼、肉、烟、酒、鸡蛋、面条、糕点等,红绸布覆盖)以示谢忱。棺木的开工日颇多讲究,“四离(每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前一天)四绝(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大事勿用”业界众所周知,此八天恰处节令变化、阴阳杂乱之际,为风水学中是一年中最差的日子,却是人们乐此不疲挑做棺木开工日的首选——这种差日子做出来的棺木永远用不着,也就寓意福泽绵延,寿比南山。

帮人堪舆风水宝地的人俗称“(阴阳、风水)先生”,属“三教九流”中的“中九流”,过去财大气粗的名门望族子弟才有资格进私塾,读四书五经走科考入仕之路,出身佃仆等所谓小户子弟只能学农经、戏曲、风水等中九流、下九流。由于社会地位悬殊,且日常生活中屡受欺凌,导致风水先生翻山涉水一旦相中了风水宝地每每多个心眼留作自己用,而另择一穴地糊弄事主的事时有发生。“我们村几块风水绝佳的好地都让小姓看地先生暗地里占去了,村里人气愤不过,之后齐心协力给赶走了。”休宁县汪村镇大连村一吴姓村民告诉笔者说,“也有人常和风水先生交往,天长日久看出些道道,偶遇理想的风水宝地,便用石块立碑对外宣示‘这地归我了\’。为了寻觅一穴风水宝地,请先生翻山越岭数十、上百里实地堪舆,花再多重金买地也是常有的事。”

墓地的选址大抵是人间居家环境的翻版:靠山临水,光照充裕,视野开阔,尤以微微凸起的岭脊居多。岭脊地势高,光照足,干爽,不受山洪袭扰,周边溪涧回环,依山傍水。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特定的山形地势,如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茶源山村民组一土名为五辛坑的山腰上,葬于大明正德癸酉年(公元1513年)的“太源郡府君王公常朝奉”墓,面对的六股尖及余脉绵延不绝,群峰耸峙,恰似一片片莲荷的花瓣;千沟万壑间溪流潺潺,飞珠溅玉,此穴地被誉为“莲花泛珠”。笔者的高祖父、高祖母合葬于新安源头一锅形坡地内,邻水倚山,两侧坡地平缓,视野开阔。儿时扫墓,爷爷常念叨说此穴地形似燕窝,燕子远徙他乡才有发达之日。在汪村镇七甲村,传说有鄣源富商父亲为出嫁女儿省亲方便,特地开凿甘岭古道的“鳖(瘪)精孺人”的墓地风水绝佳:下葬那天,无论“苞芦馃(罗盘)”怎么摆,棺盖首尾脊线对着的“龙脉”都无可挑剔。

如果有人踏遍万水千山,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找到一块风水宝地,葬先人于此,自此诸事顺遂,而邻家眼馋也想沾光,那就要如同阳间做房砌墙基预留七寸“滴水”一样,葬地也需按规矩隔开五尺的间距。行走徽州的山野,倘若看到某座坟茔有被边上众多坟茔“众星拱月”包围着,也不必大惊小怪,如前文所述“莲花泛珠”墓的左侧、左上侧就紧贴石砌边界散布着三穴墓地,而鹤城乡鄣源村方氏有一家三代八人济济一堂葬于八里外的该乡大路村,很显然是由于该穴地风水首屈一指,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家人是想“有福同享”了。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墓地的选址不仅与家族的荣辱兴衰紧密相联,而且与后人男丁多寡息息相关。在以前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生自歇,自由生养时代,也有一些逸闻趣事在乡间流传。 

风水宝地如此重要,有时人们为争夺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也会煞费苦心。在鹤城乡鄣源村至今流传着一个传说:樟源方氏先祖古一、古二公是名噪一时的风水堪舆家。一天,古一公相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就用一枚铜钱平摊在那儿作为记号;数天后,他再次来到这块宝地,却见铜钱眼里竟然竖插着一枚绣花针。原来,古二公也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两兄弟协商日后谁先去世,这块宝地就归谁。没过多久,古二公为了抢占先机,荫泽后人,便吞金而逝,这块风水宝地也就自然归他了。

距鄣源村不过十余里的渔塘村也流传着一段“两姓三棺墓”的佳话。一个墓穴前有相偎相依、紧密相联的两块墓碑,据墓碑记载,此处三棺墓左边为碣田先妣徐氏美玉(方氏家族),嘉靖乙酉年(1525年)十月十六日立;右边为鄣源太学生方永年、谢氏翠凤孺人合葬墓,咸丰二年(1852年)岁次正月立,立碑人为其祀孙三兄弟(启基、启培、启丰)。渔塘、鄣源两村相距十余里,且立碑时间上也相差很多,墓碑的材质、工艺、特色也有天壤之别(徐氏墓碑做工粗糙,且上盖青石碑罩,而方氏墓碑没有碑罩),但为何能共用坟台,融为一体呢?至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上)

新闻推荐

市政府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交办会召开刘孝华舒志民蔡建军出席

本报讯3月21日上午,市政府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交办会召开,回顾总结2016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今年的办理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孝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舒志民、市政协副主...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