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黄村民的新憧憬

黄山日报 2014-03-10 11:52 大字

3月6日,春雪纷纷扬扬,将黄山大地装点得银装素裹。踏着春雪,记者走进休宁县万安镇上黄村。上黄离县城5公里,骑摩托车20分钟就到了。因为离县城近,村里300多名年轻人早出晚归,就近务工。

沿着通村公路走进农户赵义娟家。71岁的赵义娟正提着火熜,和来串门的邻居吴长珠、吕德时边看电视边聊天。赵义娟是村里的低保户,她说:“现在政策没话说,像我有低保,生病有新农合,上了岁数的还能领养老金。女儿、女婿在县里打点零工,我有个什么事又能照应。前几天脚崴了,都是他们在家服侍。”80岁的吴长珠笑容满面接着说道:“现在老人家真快活,以前有豆腐吃就不错了,如今天天有肉吃。”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交口称赞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和赵义娟相比,隔壁家的牛顺富更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温暖,“凭良心说,要不是现在政策好有新农合,我的命早没了。”牛顺富2012年被查出冠心病,需要手术,但巨额的手术费让这个农村家庭望而生畏,“报销了十多万元,搁以前那就只能不治了,是新农合帮了我这个家。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虽然现在每天还要吃几十块钱的药,但牛顺富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也努力地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我家的田能租出去就好了。”生活无忧,66岁的项永福更关注家里的田地收益。项永福在村里名声鼎鼎,“两个硕士研究生,一个大学生。孩子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成都、一个在苏州。”他自豪地说。可是子女都不在身边也愁人,尽管自己勤快,种田、种菜、养猪、养鸡样样来,可就算有收割机帮忙,也只能种3亩田的稻子,剩下来的3、4亩怎么办,还有旱地,撂荒又太可惜。他盼望着村里有多些种植能手,能流转土地,不浪费地也能多一份收入;也盼着村里的排水渠早日修完,种田旱涝风险小些。

据了解,上黄村500多名富余劳动力,三成在外地,七成就近做工。田地一般由留守的老人和就近务工的劳动力靠着空闲时间按照老方法耕种,就算这样,1400多亩水田也还有三分之一撂荒。“去年,本村的黄国华租赁田地150亩种植烟叶,村里支持鼓励他做大,也希望外面的能人来流转土地,解决这个问题。”村党支部书记黄观蓉告诉记者。

“有民生工程的保障,我们老百姓对生活更满意了。现在村里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发展问题,村里要多培养能人带动致富,也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黄观蓉既信心满满又殷切地期盼着。 ·王翠竹·

新闻推荐

冲刺首季开门红

3月11日,工人们在黄山市中显微厂房内加紧生产电容式触摸屏。在休宁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黄山中显共申请了专利38项,迅速成长为休宁经济开发区高新电子产业集群的领头羊。去年...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