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徽州故里】醉美黄村

黄山日报 2014-01-31 22:02 大字

□屯溪 赵文光/文摄

初冬的一个休息日,阳光灿烂。这样的天气正是外出观景的好时光,于是毫不犹豫地驱车前往黄村。

黄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坐落在休宁县五城镇商山乡的一个山坞里,分为上门、下门两个自然村,一山之隔不相见,一水之脉紧相连。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和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黄山脚下新农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

离开城区的繁华,沿着屯五公路前往五城镇。宽敞的柏油路平整舒适,路两侧树木上的叶子已被秋风染成黄色,排着队整齐地向车后奔去;风带着阳光的暖意飘进车窗,轻轻地抚摸着脸颊。行至商山乡,路边立有一块不大的牌子——黄村,按牌上箭头所指,右拐进休五(休宁至五城)公路。不一会,车子抖动起来,跳起了秧歌。因京福高铁从这经过,公路被修高铁的大型运输车压得坑坑洼洼。逶迤地行约二十分钟,左拐驰上一条水泥大道,道两旁蟠旗招展——黄村欢迎您!

水泥道干净整洁,两侧低矮的常青树,引导着我们驰进山坞,下门村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见青山环绕,土地平旷,房舍俨然,鸡犬相闻,仿佛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村中有一宽敞的广场,广场边矗立着一高大的府邸,这便是著名的“黄村进士第”。黄村进士第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为进士黄福府第,后为家祠。整个建筑三进四院,依次呈轴线对称布置,布局十分严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门楼有七层斗拱,为四柱三开间结构。门楼上方镶一龙框,中书“乡圣”二字,蓝底金字,昭示着皇恩浩荡,主人身份的显赫。其下嵌有木匾一块,上雕龙,下雕狮,左立武将,右立文丞,中书“进士第”三个大字,字体遒劲饱满。斗拱上雕梁画栋,石雕精微,卓显工匠技艺非凡。推开沉重的铁皮疙瘩大门,一股带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凉风扑面袭来。一进为黄氏宗族办喜庆宴会的门屋,看来荒废时日已久,大概只有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才会披红挂彩,装饰一新。二道门是仪门,门的两侧立着两个巨大的抱鼓石。转过两侧廊道,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庭院足有300多平方米,纵横甬道,下有天井,意为四水归堂。两侧依次为丹樨和厢房。二进乃祭祖的享堂。享堂气势恢弘,六根围粗1.6米的柱子一字排开,正梁中央悬挂着一块木匾:光裕堂。两侧巨型楹柱上挂有对联:东鲁雅言诗书执礼,西京明诏孝悌本仁。这副楹联充分体现徽人受程朱理学影响之深。另一副则书:钟鼎山林各天性,风流儒雅是吾师。漫步其间,仿佛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威严咄咄逼人。享堂后面是寝楼,古时为存放灵位、厝放棺木之用。寝楼高十余米,巍峨壮观,横梁上雕镂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显示了徽派木雕艺术的精湛。

进士第旁原来还有一古建筑非常有名,那就是漂洋过海的“荫馀堂”,为黄家所有,建于清代,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黄氏后人先后迁出,因无人居住,每逢梅雨时节,木头便会霉变,长此以往便会坍塌。1997年,美国PeabodyEssex博物馆来黄村考察,为荫馀堂的精美建筑所折服,决定买下并将其运至美国波士顿展览。自1997年起,从荫馀堂拆下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装进40个国际标准货柜,海运至美国,这一过程耗时近六年。2003年6月21日荫馀堂在波士顿竣工落户。现在,每逢节假日,荫馀堂门外都排着长长的参观队伍。荫馀堂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比美国的历史还长,它承载了多少往事?怎能不让黄头发蓝眼睛痴迷惊叹!荫馀堂成了美国人了解中华历史文化和中国社情民俗的一扇窗口,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一份贡献。

一条由麻石铺设的石道从进士第门前向村中幽幽延伸,几幢檐角飞挑、墙面斑驳的老屋错落有致地挤在道旁,石道曲折蜿蜒,行走其间有种穿越时空之感。一幢古屋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往事,见证了徽商的兴衰,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保护好它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历史的留存。这些老屋历经百年沧桑,已显破败之态。值的庆幸的是,它们已被列入市政府百村千幢保护工程,每年有专项的维修资金,可以免除坍塌、拆除的厄运。

离开下门村,沿水泥路前往上门村。路左边是青山,右边有小溪相伴,潺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山旁建有一徽式长廊,紧挨长廊有一片树林,一座精致的凉亭掩映其中,过往游人可在此休息。穿过两山相对的山口,跨过一座石桥,便到了上门村。村口的路旁堆放着砂石,施工队正在清理溪中淤泥,砌着堤坝。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蹲在路边玩着砂子,他们玩得是那么的投入,不时嘀咕着说笑什么,见我们到来,只抬头送给我们一个纯真的微笑,便又专注自己事情。看得出他们玩得很开心。看到此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没有什么玩具,也曾和他们一样玩过砂子,也玩得这样专注开心。不远处,是农民公园。园内设有健身器材,低矮的灌木和草坪被剪葺得整齐有序,一群小孩在园中追逐玩耍;园的一角建有一亭,两个老人靠在亭内的栏杆上悠闲地晒着太阳。

园子的中间有一条石砌成的石台,台上立一不规则的大石,上书“黄氏二等学校”,隔路正对着的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黄村小学。黄村小学于1910年创办,原为私塾,后逐渐转为开放办学,是休宁县教育史上创办最早的“两等”小学。学校面积不大,依山傍路成长条四合院形。南边是四间教室,北边狭窄些为办公场所和员工宿舍。南北建筑间隔仅约4米,空地上栽有花木,有回廊相接,属民国时期的风格。学校会议室位于中间,门的上方挂一书有“勤谨”两字的牌匾,这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校训。两侧门柱上挂有一副竹制对联,“知君所学随所进,许我重游到皖南”,为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1914年视察时的题辞。对面挂有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书写的“桃李争辉”牌匾。黄氏小学一贯奉行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在皖南一带晓有名气,四邻乡村都把小孩送来上学,多时有学生近二百人,为黄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现在的黄村小学因生源不足,只开设一个一、二年级的复式班,只有十几学生,一个老师了。

离开黄村小学,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向村中走去,路边旗蟠迎风招展,“打造美好乡村,共建美好家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黄村”、“人文山水秀,醉美黄村游”、“到黄山,游黄村”……旅游氛围相当的浓郁。一辆崭新的红色轿车从身旁驰过,停在一新建的徽式民居前,从车上下来一老人和一对小夫妻,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老人见我拿着相机,微笑地问:“你们是哪里的啊?也是来观光的吗?”“是啊,我们是屯溪的,慕名来看看。你们这儿搞得真好。”老人听了很是高兴,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喝茶。老人的家是一幢三层新楼,黛瓦粉墙,飞檐翘角,高大气派。一楼大门两侧摆有两个石狮,挂着一对大红灯笼,二、三楼阳台上也分别挂有一对大红灯笼,显得十分喜庆。院内栽有月季,大红的花朵正在怒放。房后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黄黄的叶子在白墙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谈起黄村的变化,老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我们,近年来,黄村投入资金维修拓宽了村内道路,对进士第等老屋进行修缮,修建了一批旅游设施,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了,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投资创业。村里与浙江客商合作,成立了黄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农村观光旅游。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观光,现在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告别老人,我们来到村中的水塘旁,水塘呈半月型,水质清沏,环塘矗立着一幢幢徽式民居,倒影水中相映成辉。放眼四望,兰天白云、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绝佳的乡村画卷!

新闻推荐

路通村民乐

今年春节对于休宁县溪口镇杭溪村1000多村民来说,最大的喜事就是村里通往邻村赤桥近2公里的断头路终于修通了。村民们骑着摩托车、电动车,或开着汽车在路上跑,比以前方便多了。杭溪村是休宁...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