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华心中有爱不言弃
22年来,他一直坚持为患病的妻子寻医求药,并把襁褓中的女儿抚育成人;而在工作中,他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获得多项嘉奖,赢得了同事及邻里的一致好评……他就是休宁县农合行汪村支行员工汪胜华。
1987年,21岁的汪胜华作为休宁县农合行的一名委派会计,驻点到新安江源头的汪村支行工作。三年后,他与当地的一位名叫吴敬仙的姑娘组建了家庭。1991年6月,还有了一个女儿,一家人和睦幸福。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当年9月,妻子被诊断为慢性肾炎,从此汪胜华陪着妻子走上了漫漫求医路。更为不幸的是,2007年,妻子的病进一步恶化成尿毒症,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艰难走过了16年的家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但汪胜华始终不离不弃坚持了下来,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4月5日,记者来到了汪胜华家。汪胜华一天的工作是从早上帮妻子量血压开始的。妻子得了尿毒症后,血压不稳定,要天天量过之后,才能确定用多大剂量的药物控制。为了照顾妻子,又不耽误工作,汪胜华把妻子接到了行里的宿舍,自己还学会了量血压。
“高压200,低压100。血压偏高了,你先吃片降压药。”汪胜华量血压的动作十分熟稔,地道,相当专业。他告诉我们,自己是2007年学会的,这样就不用天天让妻子跑医院了。
在汪胜华的房间里,有一台十多年前购买的老式彩电和一台半新的冰箱,卧室里连个存放衣物的板箱都没有,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在纸箱里。汪胜华介绍,他每月的工资还不错,为了支付妻子的治疗费用,就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了,要是没有单位领导的关心和亲朋好友帮衬,生活都成问题。
吴敬仙告诉我们,丈夫总对她说,本来身体就虚弱,出去就医也买点热的吃吃,不要老吃家里带的饭菜。可她知道,为了她的病,一个家早已空空如也。她能做的,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去市医院透析,我都是准备好饭菜带去的,住的也都是每晚20块钱的小旅馆。省一点是一点,丈夫太不容易了,我这一辈子拖累他了。”
“我这个病好多年了,一直是他照顾我,有时候我也想照顾他,可是照顾不了。”吴敬仙说话的时候,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在房外的栏杆上,记者看到晒着的一些干菜和笋丁。这些都是汪胜华工作之余,从山上采来的,也是夫妻俩常用的菜肴。能省一点就省一点,这么多年来,夫妻俩都是这样过来的,也就习惯了。在汪胜华心中,就想多攒一点钱,好彻底治好妻子的病。只是妻子的病情却并不乐观。
“每年花这么多钱,也只能暂时维持她的生命,要想根治就得肾移植,而肾移植至少要四五十万元,这个数字对我们来说,太大了。”
明天是妻子到市院透析的日子。这一天汪胜华工作特别忙,加上妻子身体还可以,就决定让她下午先去在休宁县城实习的女儿那里住着,第二天再由女儿陪她去医院。下午上班前,妻子坐上了去县城的中巴车,汪胜华则开始忙碌起自己的工作。
从不言弃,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也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责任。为了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汪胜华选择了坚持。在这里,我们也祝他们一家早日战胜病魔,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江伟民·
新闻推荐
4月6日至12日,休宁县人武部、休宁县第一职业中学组织近200名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军训活动。队列训练、观看军体拳表演、参观官兵内务等活动,增强了受训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