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踏寻寻找即将消失的村庄——休宁县板桥乡梓坞村七垄行

黄山日报 2011-12-04 22:24 大字

□ 凌道元 文/摄

心怀即将消失村庄的向往,想要找回曾经的以往,我行走在城市与乡村的路上,我跋涉在青山绿水之间。

曾无数次猜测那个已经没有人居住的村庄会是怎样,也曾无数次想象见到已经没有人居住的村庄会是怎样的景象,不管是残垣断壁、也不管是支离破碎,我都要去寻找!

如果仅仅是对那个未知村庄的猎奇也就罢了,其实还有对那个未知村庄里的故事有着更多的神往;如果仅仅是我一个人有好奇心也就罢了,其实还有更多的户外人——既有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也有不到十岁的儿童,像我一样想去一探究竟。

十辆小车,五十人,从皇腾村开始步行,沿着不知名的小溪、不知名的古桥(石桥、木桥)、不知名的路亭一路行进。行进中,那从未停歇的流水为所有来过的人们吟唱着永恒的山间小调,那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肆意地跳跃着舞蹈,那“八月榨(药名:八月瓜)”、“猕猴桃”等野果无意中就会闯入你的视线,诱惑着你和网友合力摘下,共同分享……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很快就到达了七垄自然村,(下山后,请教梓坞村的村民才知道那是上七垄自然村),以为目的地到了,今天的行程过半可以用中餐了。在上七垄村的第一座木头房子前,开心地用着中餐。自带的干粮、零食、水果,吃的那个香,幸福得想跳起舞来。

听说在这个自然的村落里还有原生的水晶石,解放了干粮的我们有了新的动力,在那片修剪得很整齐的茶园地里像淘金一样寻找着水晶宝贝。不明就里的我胡乱地翻动着石头,捡到的是司空见惯、随处可见的乱石,还好户外有高人。网友“水中山”找到了一大块水晶石分给了我和其他的网友,还有一部分网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捡到了一些。就这样还把那些宝贝继续扛着,直到扛着回家。也许喜欢的,就是无价的;只要是喜欢的,带着石头翻山越岭也值得。

之后,再往高处约两里路,是上七垄村最高处的几处民房。一样没有人居住,一样的木头房子。虽然没有一个人居住,但那民房保存得尚可。如果不说,没有人知道这里早没有人居住。因为那个虽然有些陈旧的房屋没有半点遗弃的感觉,更体会不到一丝的荒凉和破败。

透过门缝,琉璃的光斑直射进那空空幽暗的木屋——如果可以穿越,那曾经的主人是否正坐在堂前,翘首盼望着亲人的归来;如果可以穿越,那曾经的小主人是否正在桌子旁边,研读着改变命运的书本;如果可以穿越,那曾经的村民围坐在一起,讲述着或聆听着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走过上七垄村后,安排了新的行程,改变了既定的行程路线。也因此,我们有了更多的体验。

部分路段的返回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没有什么困难,而且还绕开了马蜂窝。向导很热心,把我们带到了下七垄村和外梓坞村。此时,绝大多数的网友很是兴奋,却不知道艰难、艰辛才刚刚开始。

下七垄村与上七垄村的房子数量接近,估计村民也差不多。唯独不同的是,这里有一栋徽派风格的古屋,是整个上、下七垄村唯一的一栋砖瓦结构房子,在这样的村落里格外的显眼。如今,同样的遗弃,在我看来,那必将是一种身不由己的选择。就像如今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一样,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或许曾经的选择是多么的被迫和无奈,或许曾经的离开是多么的留恋和不舍,或许的或许,曾经的曾经,都已随风,成了既往。即便这里有着很多很多可以写下的故事,即便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景致,溪水常流,人已离开,心又在哪里?

过下七垄村后,开始爬山。山是什么山?山有多高?要行进多久?下一个地方是哪里?一概不知。可以返回,但没有人半途退出。即便是五十多岁的群友仍有背着水晶石等宝贝艰难攀登,也坚定地持续行走在忽上忽下的崎岖山路上。这山路想必是平常走的人不多,路面由于前几天下雨的缘故有些湿滑,很多的群友在上山下山途中小心翼翼、颤颤巍巍,可还是摔了好多次。但不管怎样,还是安全下山了。

下到山脚,是一个偌大村庄,原来梓坞村就在这里。请教村民后才得知,这个村庄已经有着三四百年的历史了,还有一座梓坞祠堂在这个村中央。梓坞村分为里梓坞村和外梓坞村。我们就在这个村口集合,然后搭中巴车回到起点。等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

虽然回来有点晚,但在今天的行进中,收获了很多。譬如见到了那个即将消失的村庄,虽然那些迷失的记忆找到的并不多,但留在心中的远远不止这些。

走过了,路过了,已经没有人居住的村庄。若干年后,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个叫七垄的村庄?不知道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还能不能见到那个头戴蓝白头巾、身穿青衣、腰系围裙、脚着布鞋的母亲,手提竹篮采摘蘑菇时的惊喜?不知道在山林丛中还能不能见到挥刀斩棘、肩运树木柴禾的少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的句子,今天我有了新的体会。

新闻推荐

商山镇农家书屋成致富“加油站”

本报讯  12日一早,村民朱春花就来到休宁县商山镇雁里村农家书屋,急切地问书屋管理员:“有没有养鸡技术方面的书?我家刚刚进了300多只,想借些书看看。”朱春花夫妇是村里的养殖能手...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