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石屋坑
张启立 文/摄
走下汽车,眼前的石屋坑村,似乎寻找不到昔日的影子,是啊,毕竟在我的记忆中,岁月已流逝了37年。那还是上世纪的1973年,为采访、收集石屋坑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我和休宁县武装部通讯员小李一起,第一次走进了陌生的石屋坑。那时的石屋坑村和其他一些红色老区一样,难以摆脱贫穷的桎梏,但是,在那油盐米布酱醋茶样样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村民们倾其所有、盛情待客的淳朴美德,在我内心深处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今日旧地重访,所见所闻,令人诧异、惊喜。
石屋坑变老了。77年前的1933年,在安徽石屋坑和一山之隔的江西鄣公山一带,马关英、刘毓标、李步新、倪南山等革命先辈,曾叱咤风云;石屋坑村中7位烈士的家属、遗孤也陆续作古;当年皖浙赣三省省委办公机关的老屋,也已苍古斑驳、老态龙钟,作为一处弥足珍贵的红色标志,受到了当地政府“革命旧址”、“百村千幢”的重点保护;家住旧址隔壁的张福源那年才七八岁,常被刘毓标首长抚摸着小脑袋逗乐,如今他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他哥哥张淦源壮烈牺牲的场景、村民们舍生忘死掩护省委机关转移、交通员张顺昌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运送物资药品等等,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是老人心中深感自豪、一直珍藏着的“红色记忆”。
石屋坑变靓了。平坦的乡村公路,结束了乡亲们往昔肩挑背扛、跋涉山间羊肠小道的历史;白墙黑瓦的新民居取代了石头垒墙、树皮盖顶的旧窝居;明亮的路灯,不再让这里的月亮、星星感到寂寞;手提电脑、有线电视里的即时新闻和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调剂着村民们幸福的闲暇时光;新建的“红军屋”昂立在村中大坦前,它是追忆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场所;一溪之隔的老茶厂,早已旧貌换新颜,厂内依原样建造的水碓、水车、水力揉茶机,则成了客商和游人最感兴趣的参观点;而那只手工榨油的巨型榨槽,分明还留恋着往昔香飘四季的红火岁月。
石屋坑变新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石屋坑很快跨入经济复苏的新时代。振兴河山靠后生,这里的年轻人、壮年人,比之他们的祖辈、父辈要胆大得多、心高得多,市场经济的新成果,让他们萌发了许多新思考。于是,他们不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的原始生存模式,毅然走出家门,离开大山,来到一座座都市,用体力和智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赢取美丽的人生。他们不仅用城里赚来的钱在村里盖起了新楼房,更用学来的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回乡创业,致富乡里。今天,他们已成为石屋坑的“一代天骄”……
石屋坑,你是我心目中常读常新的“历史珍藏本”。
新闻推荐
2010年,“十—五”收官之年,黄山市财政收人喜获丰收“大单”:全市共组织财政收人44.28亿元,创历史新高,比2009年增长41.8%,增幅名列全省第—,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增幅超全省平均、总量保全...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