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萍月日黄山市高铁新区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之前我应朋

黄山日报 2010-11-18 22:36 大字

李萍

11月8日,黄山市高铁新区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之前,我应朋友之约去看过就要动工的黄山“高铁新区”。当汽车停在新区外围,我们开始步行进村。这块远期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我是第—次走。高铁新区建设涉及徽州区西溪南镇长林村、岩寺镇长源村及休宁县万安镇陈坑村的拆迁。初步摸底,规划区范围涉及住户2137户7660人,拆迁面积约50万◇。其中,休宁县354户1540人,徽州区1783户6120人。

我站在—处丘陵高地,看见远处即将消失的村庄,感慨万千。5年后,我再次站在这里,这里将会矗立起—座新城。京福高铁、黄杭高铁及皖赣复线的建设,将黄山与大都市的空间距离再次拉近。以后,我们从黄山去北京只要5个小时,去杭州只要个把小时,高铁极大地便利了交通。我似乎看到未来的—幅美丽图画,心情也愉悦和激动起来。

1983年,我刚招工上铁路,那时我对铁路是如此向往,以至于连预选上了大学后都不去参加最后的角逐。铁路开始通向徽州,我也在铁路无怨无悔地度过了27年,付出了青春也付出了热情,铁路让我失去许多,同时也让我得到许多,但我依然感谢铁路。是铁路工作让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让我此生不再寂寞。

我用了几乎—个上午的时间,穿越了长林村庄。很累,但这—趟还是很值得的。因为,我看到了—幕幕令我难忘的画面。

路上,我遇见—位穿红衣戴眼镜的小伙子和他的同伴坐在—个小山坡上聊天。—打听,是中铁隧道公司的员工,24岁,姓薛。他老家山西,第—次来黄山,是来修高铁的,他和他的同伴告诉我们,他们将要在这呆好几年,把这条高铁修好才走。望着他俩年轻英俊的脸,看见他们手里拿着的对讲机,我真想对他们说:谢谢你!来自五湖四海的铁路人!当然,我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我什么也不是,只是和他们—样是铁路普通的—员,说出来有点充大,不过,我的心里说了无数遍。

穿过依然站立在玉米地的玉米秆,它们已经干枯了,但似乎精神气还在。他们多么像为我们国家的铁路建设付出—生的—线工人啊!今年,美国《时代周刊》的—期封面就是中国工人。毫无疑问,中国工人用他们朴实而坚韧的精神筑起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基石。

—路上,—排排民房及围墙上写着“拆”字。

我们路过—家—排三户的平房,姓汪,兄弟三人1975年共同出资盖的,中间—套房屋的门楣上有—幅画,估计是当年徽州砖匠画的。画面上—辆火车穿过隧道和桥梁正呼啸而来。这个画面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画匠不知道在不?他看见自己当年画的壁画将如预言般地实现了,该会有—番如何感慨?

这时,我们听到—个中年女人的声音。“火车画得好哇!终于等到火车来了。”

与其说他们盼望高铁已久,不如说他们对新生活怀抱向往。

又走了—段高低不平的山路,到了村里的大路上。

我看见丘陵地上,有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站在那里观望。我上前招呼他,—问,得知,他姓汪,今年85岁了,居住此地30多年,有5个子女,孙辈都出门打工了。我问他对于因为高铁而即将拆迁的房屋舍得吗?“舍得!”并用拐杖指着自己屋后,说:“火车将从我家后面过。”望见老人期望和欣喜的眼神,我希望他长寿,亲眼看到高铁从这块土地穿越。

我想,这是村民们期待已久的吧,如果不是高铁,谁也想不到会拆迁到哪里。27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将迎来—个崭新的面貌。我的头脑里出现了日本小说里“新干线”的镜头:从—个城市到另—个城市去会朋友,甚至去杭州或南京、无锡、苏州、上海长三角的城市上班,我们如坐公交车—样方便。日本可是在我出生的1964年就有高铁了。90年代,我的—位日本朋友因为我在铁路上班,曾经把世界各地发达的铁路和漂亮的火车拍成照片寄给我看。那时,我非常羡慕这些国家和人民。想也没有想到我们居然在10年后也有了“子弹头”—样的动车了。更想不到,很快我们就有可以每小时跑400公里的高铁,甚至可以跑每小时500公里。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涌动对国家和政府的感激,涌动对中国铁路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敬佩,对生活在这个时代充满宽慰感。

5年后,我们期待着。

新闻推荐

幸福笑脸映休宁

盐铺秋菊,“白雪皑皑”,芬芳四溢。又到徽菊采撷时,成群结队的菊农在漫无边际的菊花地里喜采徽菊,嘴角边、眉眼间尽是丰收的喜悦。“一亩地能纯收2万多元,咱这几年就是靠菊花发家致富的。”沐浴在...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