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山市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步履铿锵市水利局被评为全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先进集体

黄山日报 2010-03-28 18:24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黄山市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蓬勃发展,农村水电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市水利局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七个凡是”要求,在农村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水和谐、保护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理念,坚持有限、有序、有偿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全面完成了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小水电以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工程,2009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全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先进集体。 

黄山市位于皖南山区,雨季明显,雨量集中,境内河道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据了解,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8.3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为20万千瓦。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小水电站142座,总装机87485千瓦,其中1000千瓦以下电站118座,装机26895千瓦,小水电多年平均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在建电站11座,装机29260千瓦。 

“十五”期间,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通过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两县基本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人、农民人均收人、人均用电量“五年翻—番”的目标,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十—五”期间黄山市黄山区、徽州区、祁门县、休宁县被列人农村水电电气化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市共新建水电站15座,技改增容电站5座,新增装机容量22480千瓦,完成投资近2亿元。 

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是解决山区农村农民烧柴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以电代燃料工程建设,有效改变了山区农民生活长期依赖砍伐森林作为能源的状况,使黄山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对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针对黄山市农村水电网存在供区线路老化、网损率高、管理手段落后、供电成本大质量低等情况,黄山市又投资近6000万元进行农村水电供区农网改造,通过农网改造,使水电供区的电价由原来的0.78元/KW·h降为现在的0.557元/KW·h。电价下降了,供电质量提高了,农民用电量增加,各种电器设备纷纷进人寻常百姓家,农民生活燃料由过去烧柴改为现在用电,不仅保护了植被,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袁玉灵程小草·

新闻推荐

“万人三江源头绿色保护行动”启动两省三地齐聚休宁共护母亲河

本报讯“自去年开始实施保护‘三江\’源活动以来,我们就—直坚持做禁渔巡防和捡拾垃圾等工作,大家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现在这里的水明显清了许多,经常可以看到鱼儿游来游去。”休宁县流口镇茗...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