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区生产 有机化种养 体验式休闲黄山市“精致农业”助农增收
本报讯(记者 吴江海)记者8月30日从黄山市农委了解到,该市在黄山区焦村镇试种的20亩巨型稻长势喜人,株高1.8米以上,单穂500粒以上,亩产预计超过800公斤。当地还同步引进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发明的无抗生素健康分子养殖配方,创建“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收益有望翻一番。
近年来,黄山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精致农业,组建成立新田园新乡村研究院,推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皖南花猪、三潭枇杷、黄山贡菊等特色产品小产区生产模式,在全省率先构建“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体系,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食用菌、覆盆子、山泉流水养鱼、皖南花猪、黄山中蜂等特色种养业。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240万亩以上,其中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达104万亩,推动了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并入选全省首批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同时,重点推进茶业全产业链有机化试点示范,加快茶叶种植生态化、加工清洁化改造。目前,该市茶叶产量、产值在全省保持第一,茶叶出口额占全国12%、全省70%以上。
黄山市以“旅游+农业”为抓手,深入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现拥有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一半以上的行政村从事休闲农业,去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4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280亿元。据黄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该市遴选20个重点区域开展油菜高产示范活动,注入创意元素,种植田间图案,发展赏花旅游,仅今年重点区域油菜示范片就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亩均拉动旅游收入5375元。
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种养到小产区生产;从注重农产品产量到注重质量安全;从单一种养结构到发展乡村旅游,黄山市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改变,带动了精准脱贫和山区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数据显示,黄山市近五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59元,居全省第四位。
【编后】
黄山市结合山区实际和旅游城市特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和全域旅游为引擎,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休闲农业新业态,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黄山一13岁女孩患重病 母亲在爱心平台上求助 八小时筹得40余万元善款
本报消息记者赵天彪报道8月20日,一条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的爱心筹款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后,在黄山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仅仅8小...
祁门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祁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