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黄龙口

黄山晨刊 2018-05-09 00:00 大字

历口茶叶市场□ 汪鑫玲

核心提示:四十分钟的车程不算很长,窗外春色已经很美了,透过玻璃,满眼皆绿,草木葳蕤,加上前两天雨水的冲洗,山体干净明朗,各色花儿已将它们装点得五彩缤纷。

早上起得很早,原以为可以搭乘开往合肥经过历口镇的大巴,好早点回家,早点赶往茶山采摘茶叶,却没料到到合肥的那班车已好几年不从历口经过了,暮春时节的山区大清早还是有点冷的。

到历口镇的车子终于缓缓开来,好几年没坐去往历口的中巴车了,近年老哥买了车,大都是坐他的车回去的,因他本周学习培训,也只好自己另寻交通工具了。上车后,意外的是碰上多年未见面的初中同学,也是一个乡,邻村的。他依旧如当年,身材瘦、皮肤黑、嗓门大,快言快语的。他说在外时间久了,对所从事的行业熟了,反倒是回家采茶叶感觉有点不利索了。说的也是,什么事情到了熟悉熟练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习惯,就再很难去适应另外一件事。“习惯就好”成了许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常说的话语。

四十分钟的车程不算很长,窗外春色已经很美了,透过玻璃,满眼皆绿,草木葳蕤,加上前两天雨水的冲洗,山体干净明朗,各色花儿已将它们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一直很努力地去想起那些小时候叫得滚瓜烂熟的花名,什么红杜鹃、白杜鹃、紫藤花,名目繁多的,但终究有许多已叫不全或完全叫不出来了。一路山水一路景,这样的季节,无论你走到皖南山区的哪儿都是一幅天然画卷。

车子在如画的山体中穿行,不知不觉中到了历口车站。因是茶季,车站少了往日的繁华,三三两两的人儿在转悠着。此时我便急于与小妹联系,叫她骑电瓶车来接我。站在历口新大桥上很是惬意,轻风徐来,茶香扑鼻,让你顿时找到灵魂深处的那种味道——茶的醇香。历口、古溪一带自古以来盛产红茶,就是当今随着茶的多元化发展,红茶也是独占鳌头的。红茶兼具高雅与通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进得了王室,也能飞入寻常百姓人家。

坐着小妹的车子从历口一直往家乡黄龙口方向行驶,十几分钟后便到了茶园,姐姐已在茶园里采摘两个多时辰了。此时太阳也有一丈高了,真有点“丽日伴我好还乡,新茶采摘喜欲狂”的感觉。茶园依旧如昨,可茶园里的采摘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茶园里欢声笑语也是不断的,一边采茶,一边闲聊,劳作中夹杂着欢快,我家姐妹几个的到来似乎也给这片茶园增添了欢乐,因我们不常在家,对于村里人来说算得上“稀客”,所以他们也乐意同我们聊天。更主要的是,我们姐妹仨仿佛找到了几十年前的童年乐趣,在茶园里有说有笑的。母亲则在对面茶山上大声喊着:“快点摘啊!”转眼间三十年,母亲已步入古稀之年,而我们一个个则人到中年,光阴悄无声息地流走了。还好我们的笑声依旧灿烂,母亲仍还能大嗓门地将我们小名唤起。

采茶是个慢活,拼的是时间,急不来,磨性子,但凡村里年轻点的,有手艺的男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同我先前在中巴车上遇见的那位同学一样,现在茶山上留守妇女、老人居多,似乎少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但对我而言还是一样的新奇和兴奋。

到了下午三四点,我们准备下山了,除了卖茶叶,也要赶回县城,为第二天的上班和孩子的上学做准备。同样,卖茶也要赶往历口镇,尽管村里、马路边也有收茶叶的,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去历口茶市,除非年长者或家里没人会骑车的,就会就近卖了茶叶。历口的茶叶市场已渐成气候,卖茶者川流不息,提篮的、袋装的、车子运来的,千姿百态,看茶、称茶,在讨价还价中,将一片片绿叶转换成人民币。这时,采茶者心中便有了踏实感,接踵而至后继续奔赴山头。

新闻推荐

家中设下赌局女子赌博获刑

□记者姚大盛晨刊讯近日,祁门县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郑某犯赌博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据了解,现年36岁的女子郑某系祁门县历口镇人。2017年8月15日下午2时50分...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