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珍剡溪河畔编《目连》?? 王熙政
戏剧家郑之珍,出生于明正德戊寅年(公元1518)九月,殁于万历乙未年(公元1595)三月。他生前虽然是地地道道的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人,但他生前最重要的著作《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却是在牯牛降北侧山脚下——石台县大演乡剡溪河畔的村落中完成的。引用他自己在(《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自序》黄山书社2005年12月第一版)中的原话说:“余不敏,初学夫子而志《春秋》,惜以文不趋时而志不获遂,于是萎念于官场,而游心于方外。时寓秋浦之剡溪,乃取目连救母之事,编为《劝善记》三册,敷之声歌,使有耳者之共闻;著之象形,使有目者之共睹。”
郑之珍之所以选择牯牛降北侧山脚下剡溪河畔一带古村落,作为自己的“创作基地”,自有它内在的道理:一是由于这一带文风昌盛,民风淳朴;二是由于牯牛降北侧自然风光雄伟绮丽,能够为他的剧本情境描写提供最称意的蓝本;三是——据说,他在《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中增加的“尼姑下山”、“和尚下山”、“过黑松林”等章节,就是因为直接受到牯牛降景区内曾经有过的“横山庵”和现在景区内双龙谷一带林相的启发而创作的。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的萦系,使他这位大才子的思绪,无法摆脱剡溪河畔自然风光、人情风俗对他的缠绕,从而长时间的居留与此,以至于完成了一部洋洋数十万言的鸿篇巨制?这恐怕需要从另外一个层面去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出靠谱的回答。但是,他在此生活、创作,履迹屐痕所至,言谈举止所及,还是给当地留下了许多回味无穷的话题。在当地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是有关“五福泉”的故事。
在牯牛降风景区龙门景点入口处左侧的步道边,有一处泉水。这股泉水来头不大却常年不断。郑之珍幼年出天花,留下了久治不愈的目疾。患上目疾的人,少用眼肯定有好处,但郑之珍生性嗜书如命,从早到晚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那手眼是停不下来的。经年累月,博学多才;伴随年龄增长,阅历丰富,对人间世事、善恶因果,自是别有一番感触和见解。那时候,牯牛降北侧山脚下的吴家、唐家、严家等家族的读书习文之风,盛极一时,远近闻名。郑之珍老家就住在牯牛降南侧山脚下的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与剡溪河也就一山之隔。因此他经常经大北埠,上牯牛降,翻越大岔头,来到北侧山脚下的吴、唐、严各村落中,与文人学士们诗酒年华,谈古论今。久而久之,便在北侧山脚下友人的家里住了下来,把完成一部鸿篇巨制写作计划的“点”,就定在了剡溪河畔。案牍劳形之余,便经常散步到当时尚属无名的五福泉处,拘起清凌凌的泉水,洗洗脸、簌簌口,借以涤除疲劳。没想到,长此以往,居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奇迹:郑之珍的目疾渐渐地好了,差不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奇迹发生之后,“传说”随之而起,一说郑之珍写目连救母,劝人为善,用心良苦,感动了菩萨,得到了神灵的护佑,眼疾不治而愈;另一说是,这股泉水肯定有点“怪”,只是当地人一时间还不知道它究竟“怪”在哪里。不过呢,当地居民也自有主张:既然这泉水能够医好郑老先生的目疾,对于其他的小病小灾自然也就会有作用。抱着这种意念,凡遇着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就到这里来取水熬汤煎药,病人服下之后,还真能药到病除。偶然的发现,轰动的效应,很快传遍四乡八邻。听说的人中,有人怀疑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需要验证吗?郑老先生治好目疾的事,就是活生生的证明!这件事后来传到了太平的焦村,于是又引出了另外一个故事——
话说太平焦村有个姓苏的家族,历史上发生过一个感人至深的孝顺故事:父亲在京城里承揽下一个浩大的皇家工程,结果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无法如期竣工。按照事前的约定,这位苏家的父亲合当斩首。不过,在斩首之前,皇家也依规告知家人,以便办理后事。苏家的长子接到皇家的敕喻之后,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到了京城之后,立即找到主事的官员,禀明工程延期并非人为所致;假如“圣命难违”,不得宽容,他决意代父受死。主事官员不敢轻断,只得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奏知皇上。皇上听说苏家的长子如此孝顺,不禁为之深深地感动,并当即发下谕旨:赦免苏家父亲工程延期之过,苏家长子可携带父亲回归故里,安度晚年。苏家父子千恩万谢之后,即时启程南下。途经芜湖,必须乘船西行。船行至江中,忽见一具木雕神像迎面飘来。苏家父子,没说二话,就把神像捞起来,放置在船舱里,仔细一看,是尊“五福神”。到青弋江下船上岸之后,父子两把“五福神”雕像,恭恭敬敬地请到家里,供奉起来。从那之后,苏家人丁兴旺,财源广进,事事顺心。苏家后人为了感念祖上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借以达到教育激励后人的目的,决定请一剧成名的郑之珍,给他们家编台戏,把这段故事搬上舞台演出去,流传后世。郑之珍不负所托,以苏家父子在江中拾得“五福神”像为切入点,巧妙展开了苏家长子代父受死、感动皇上、因祸得福、偶遇神像、人财两旺的起伏跌宕的剧情。该剧定名《五福记》。剧本演出之后,大获成功,从而成就了郑之珍剧本创作历程中的二度辉煌。
彼时彼刻,仿佛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剡溪河畔泮巷内的文友雅士、包括很多土得掉渣的父老乡亲,似乎一时间都有了同样的灵感:把当初郑之珍曾经经常拘以洗脸漱口、当地乡亲从中受惠多多的泉水,取名为“五福泉”。一者为纪念郑之珍《五福记》的成功演出;二者更带有对这眼泉水感恩和祈福的双重意味。二十一世纪初,当地的旅游开发者们,出于尊重和凸显这个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在泉水旁建了一个小凉亭,因景取名“五福亭”。亭柱两边楹联的内容,把剧本《五福记》的内核和外在的实地包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并巧妙地宣扬开去:孝由心动生百善;亭傍泉筑名五福。
如今,在牯牛降风景区的很多景点,——只要是当年郑之珍的履迹屐痕曾经亲吻过的地方,当今的建设者们,都给打上了相应的“标签”,比如:“石公桥”,就是因为郑之珍号“高石”;又如:“劝善桥”,不仅因为开发建设者建议游客过桥时不要拥挤、不要超载、相互关照、以善为本,同时更包含着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此诞生的纪念意义。总而言之,郑之珍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石台人,但当地的父老乡亲,却实实在在把他当成了“准石台籍”的先贤,供奉在自己的心灵一隅,或者山水之间。
新闻推荐
□记者程向阳文/摄核心提示:日前,有读者向本刊反映,称中心城区黄山火车站沿线有居民穿越铁轨,且有在铁轨沿线种菜等现象,不但关乎铁路和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影响城市环境形象。A5年35起,...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