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地名的“宗教”味儿
□ 洪 琳 王 珏
勤劳智慧的古徽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还不断追求多彩的精神生活,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等信仰之外,黄山本地的民间信仰也极富特色。地名既然是社会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就必然在黄山地名有所体现。尽管有些信仰早已或濒临消失,但仍然顽强地保留在地名中,成为我们探秘古徽宗教的一扇独特窗户。仅就外在物质载体看,不同宗教信仰突出地体现为多姿多彩的宗教建筑和鲜活生动的宗教形象。它们成为地名命名的参照物和依据,与地名水乳交融,共同熏陶出黄山地名里浓浓的“宗教”味儿。
一、佛教与其地名
徽州佛教始于东晋、南北朝,兴于隋唐,盛于宋明而衰于清末。徽州佛教供奉的是菩萨或文殊、普贤或观音、地藏,在寺庵的僧尼均须落发长年吃素,属汉传佛教。据县志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僧天然在休宁万安镇水南村创建南山寺。据《黄山图经》记载,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55)就有新罗僧到黄山结茅,传经布道,并在钵盂峰下创建新罗庵。南朝梁(502-527)时,祁门县建有普福庵,黟县建有广安寺和居尼寺等。贞观初年,唐太宗诏令天下:“交兵之处建立寺刹。”由于皇帝推崇,自隋唐始,佛教在我国迅速发展兴盛起来。徽州也不例外,仅屯溪就先后于唐贞观十年(636)、会昌年间(841-846)建有新屯寺、齐祈寺和龙山寺。到清末古徽已是寺庙遍布城乡,凡人口较多的村落均建有寺庙庵堂且有僧尼居住,名山幽静之处,大川风景之地佛教香火更极尽鼎盛,庙宇耸立,金碧辉煌。伴随着佛教兴盛及其庵、庙、寺、坛、塔等佛教建筑纷纷建立,以其为特色的地名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雷祖庵、岭头庵、庙外、岩寺、西坛、竹塔、阎王殿……此外,佛教形象也进入了地名,如观音桥、尼姑坦、和尚田、佛岭下等等,都是“佛教形象+地形/建筑/方位”构成的地名词,最有意思的是,“如来佛”竟然直接以宗教形象转指地名了。
二、道教与其地名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最晚于唐代传入徽州地区。据县志载,唐大历年间(766-779),庐山虎溪道士黄元素创建祁山禅院(又名龙潭观),唐乾元年间(758-790)龚栖霞抱道绝粒栖隐于石门之岩,留下了道教仙踪。唐代徽州已经建有九龙观、浮丘观等,并于宋明两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兴盛。正因为如此,“道士观、紫阳观”等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地名也屡屡见于徽州地名中。只是数量少于佛教而已,说明道教在徽州的影响力不如佛教那样广泛。
三、儒教与其地名
虽然儒家是否算作宗教,学界尚议论纷纭,但它确是几千年来国人普遍尊崇和信奉有加的思想。古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美誉,“忠孝节义信”早已内化为古徽人的道德标准,外化为做事为人的规范,言行举止的圭臬,丝毫不得逾越的雷池,并广泛地物化为形形色色的建筑,因建筑而进入古徽地名。如“十里牌、五里牌、牌楼下、牌头”等等就是程朱理学所推崇的贞节信仰在地名中的斑斑陈迹,“孝女村”等流传着儒家的孝道精神,“朱家坟、孙家坟、坟脚底”等等更是清晰地展露出先民慎终追远、敬祖睦族的思想。
四、人格神信仰与其地名
汪姓是入居古徽较早的大姓,最晚在宋代“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汪华后也”。隋末汪华先聚族自保,后归顺唐王朝,封越国公,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军事,殁后郡人立祠于乌聊山(今歙县长青山)。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得到加封,汪华也被不断神化,其祠升格为庙,其人被奉为神,被誉为“新安之神”、“太阳神”,被后人奉为徽州最尊贵的地方守护神来祭祀,汪公祠/庙(忠烈庙、忠助八侯庙)遍布徽州各地,由此催生了很多与之有关的地名词。
方氏是古徽州又一大姓,有“四角方”之称。西汉哀帝时,方氏始祖方紘因避王莽之乱徙居歙县东乡。方紘之孙方储“东汉间举孝廉方正,对策天下第一,拜洛阳令,死于忠孝,感动和帝”。殁后,被称为“方仙翁”,建祠于歙南柳亭山。“宋明帝曾祠以太牢,追封龙骧将军、黟县侯”。北宋政和七年(1118)赐号“真应庙”。此后真应庙也成为歙县方氏的族源圣地,建庙之地逐渐发展为村落,以庙名村,至今歙县霞坑乡“真应庙”村名犹存。
像汪华、方纮这样的名门望族家族史上的远祖、始祖和重要开创人物往往在后人不断演绎和官方、民间持续追封中逐渐升格为地方神,祭祀专人的专祠则升格为祭祀地方神的庙宇寺观庵堂,其所在之地不仅成为各自后裔崇祖敬宗的顶礼膜拜之地,也成为后来据以命名家园的重要参照物和依据。
五、土地神信仰与其地名
传统农业社会,土地神(又叫社公)是又一重要信仰,因此祭祀土地神是重要活动之一,人们春秋两季祈求土地神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徽州传统村落,不论规模大小,坐落何处,是何族姓,宗祠、社屋和水口都是族居地望的三大建筑,即便今日仍然大都残存,依稀可见。
据不完全统计,以“社”命名的地名词有18个。如“社屋、社堂下、社屋后、社屋坑、社屋前、社屋桥、社屋山、社屋湾、社坞冲、社公尖、社公坪、社公山、社屋前路”等。以“社”命名的地域包括宗族活动场所、村落、桥梁、山水等,反映出先民祈求平安幸福的崇奉对象长期存在并广为流传,在地方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社神的信仰已不复存在,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在岁月长河冲刷下基本消失殆尽,但仍在地名中留下了斑斑陈迹,顽强地折射出往昔文化的辉煌及其没落的轨迹。
六、其他信仰与其地名
除此之外,黄山各地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历史久远的民间信仰,并在地名中有反映。如歙县“五昌庙”、黟县“五通殿”、祁门“五显殿”以及婺源大庙街因唐代巷北建有“灵顺庙”而得名,这些地名都来源于徽州当地民间信仰的五猖神(又称五通神、五显神)信仰。据《淳熙新安志》记载,灵顺庙在县西,供奉五位神灵位,旧号五通庙。大观三年(1109)三月御赐庙额,宣和五年(1123)正月敕封通贶、通佑、通泽、通惠、通济侯,绍兴二年(1132)五月又加封四字,十五年(1145)九月加封六字,乾道三年(1167)九月加封八字,淳熙元年(1174)晋封显应、显济、显祜、显灵、显宁公等封号。
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是旧时代人们因无法抵御自然或人为灾害而藉以祈福消灾的对象和心理慰藉,在地方百姓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成为地名的命名依据之一。时过境迁,信仰渐行渐远,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大都退出了现代人的视野,但却在地名词里留下了蛛丝马迹,让我们窥见了古徽先民质朴、崇祖敬宗的美好传统。
新闻推荐
常人一般是谈蛇色变,而祁门县的胡宇宁讲起蛇来,却是眉飞色舞。胡宇宁是祁门县和泰蛇类生态养殖园的负责人,经过多年摸打滚爬,一条条令人畏惧的蛇如今在他眼中都成为了“香饽饽”。“以前种植...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