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守大山的“扁担教师”——记省优秀共产党员叶兴旺

黄山日报 2016-07-16 07:40 大字

他是“最美乡村教师”,30余年独自坚守偏远山村教学点,一根扁担挑起了责任与使命;他是“最美基层党员”,甘受清贫敬业爱岗,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教育事业。他就是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扁担教师”的祁门县箬坑乡低岭教学点老师叶兴旺。

低岭不低,坐落在平均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之巅,全村300多人,村里至今未通公路,村民出行靠徒步。崎岖坎坷的山道,常常因暴雨、泥石流、积雪等,被封得严严实实。1983年,前任老师王受益因年老体弱被组织调离。为了不让孩子们面临失学,当时从部队复员、已在乡政府上班的叶兴旺,主动请缨到低岭,当起了月工资只有23元的民办教师。3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

低岭距乡政府所在地35华里,其中15华里是陡峭而险峻的山路。30年来,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及时领到教科书,每学期开学前叶兴旺总是起大早扛着扁担,来回翻山越岭几十里,一身汗水把数十公斤重的教材从乡里挑回来。他这一挑就是三十多年,从一头青丝挑到了两鬓霜白。他的脊背压得驼了,鞋子也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那根跟随他多年的扁担被磨得油光发亮,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扁担教师”。

30多年来,叶兴旺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教育事业。作为低岭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他肩挑数职,既是校长、教师,又是工勤、保姆。他每天早上都生一炉炭火,将学生的饭盒放在火桶上加热,这样每天中午,孩子们都能吃上热菜热饭。偏僻山区学校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学条件简陋,上课没有教具,他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学生的课桌凳坏了,他当起了修理工;教室漏了天花板脱落了,他自己翻漏、钉天花板,窗户没有玻璃无法抵挡冬天刺骨的寒风,他就买来塑料薄膜蒙起来。他还是学生的“守护神”。遇上雨雪天,他总要把路远的学生一一送回家。这些年,村里的人们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叶兴旺又是学生的“爱心爸爸”,他主动承担起留守孩子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对他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学习到生活倍加呵护。

一人一校,高峰期他一个人要教六个年级30多位学生。大单班复式教学,课程一门不能少,每天仅上语文、数学教材就有厚厚的12本。在日常教学中,叶兴旺兢兢业业,探索出了因材施教、动静搭配、交替教学、小助手培养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复式教学法。白天上课、辅导连轴转,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后半夜才能休息。多年来,他任教的学科在全县期末统考中名列全乡前茅。

2008年冬的一天,他参加完中心校的工作会议急匆匆往回赶,原本险峻的山路雪后更加难行,半路上他突然脚下一滑,重重摔了一跤,左手桡骨裂开一寸多,医生“命令”他住院治疗,可为了不耽误孩子课程,叶兴旺在医院简单包扎后便连夜返回学校,第二天按时站在讲台上。叶兴旺说:“我是学校唯一的老师,没有生病的‘权力\’。不能请假,不能耽误学生。”村里乡亲说,在叶兴旺心中,学生永远排在第一位。

叶兴旺在低岭30多年来,这里没有一个孩子辍学,在他的倾心培育下,先后有数百名学生从低岭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小小的低岭村先后走出20多位大学生,还有硕士和博士。

如今,叶兴旺的先进事迹已被各大媒体广为宣传,他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全省优秀乡村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省道德模范等等。

面对荣誉,已近6旬的叶兴旺很是淡定,他说,作为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为了能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他愿意坚守一辈子,把有生之年全部奉献给山里的孩子。

·殷元元·

新闻推荐

“愚”公守山守住希望

汪梦新,祁门县祁红乡祁源村苍塔组村民,71岁,党龄46年,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梦”。苍塔,距乡政府10公里山路,是该乡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村民组,有事出山都靠步行,运米买油全凭肩扛背驮。上世纪90...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