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8岁老人与目连戏的不解之缘

市场星报 2016-01-10 03:12 大字

□记者陈明文/图

黄山市祁门县,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域特征和地方民间风情独特,艺术表现手法高超,有着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力,被称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这就是目连戏。近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深入该县历口镇历溪村探访王秋来老人,聆听他讲述与目连戏的不解之缘。

受父辈影响自幼爱上目连戏

历口镇历溪村位于牯牛降山脚下,因为村中汇集了几条来自历山的小溪而得名。今年已经78岁高龄的王秋来老人就住村中,他演了一辈子目连戏,2012年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王老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唱目连戏的,父亲王永元善演文戏,在戏班中演“金奴”;大伯王永康则以武场闻名,常常表演“盘彩”。受此影响,他自幼爱好戏曲和文艺,从7岁开始便接触目连戏,以扮演“益利”为主,也可以饰演“钟馗”等角色。

老人告诉记者,目连戏没有韵谱,却有80多个唱腔。演出分“大唱”和“小唱”,“大唱”需演7天7夜,要七八十名演员,“小唱”也要5天5夜。王老从接触目连戏,掌握全部内容,花了10多年的时间。

据王老介绍,徽州地区最早上演目连戏的地方是栗木村。相传该村一位和尚王师父被大户邀请去做法事。这场法事需要7天7夜,而王师父的法本很快唱完。情急之下,有人告知郑之珍刚刚改好目连戏文,王师父就借来手抄本照着演,没想到反响不错,解了燃眉之急。

法事过后,王师父回到庙里,开始有意识地排演目连戏,村民农闲时也到庙里参与,目连戏的栗木班便在明代万历年间逐渐形成。栗木班成立之初,就有不少历溪籍演员。后来随着演员阵容扩大,两个村就各自组班演戏。

重建戏班打破祖规,愿学他都教

王老回忆,父辈那个时代,历溪班演出较多。1920年在本村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演出,当时村中文人专门撰写的戏联就多达21幅,可见演出的盛况。从1929年到1939年的十年间,这样的演出在村中每五年一次。历溪班还到祁门县城、石台、贵池、黟县等地演出过,一唱就是两三个月。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目连戏涉及封建迷信思想,长期以来戏班停止演出,老一辈艺人有的去世,有的年事已高,身体状态不允许再上台表演”。上世纪80年代,年近五十的王秋来与其他几位老人一起筹备重建戏班。此时,以前的戏本已经遗失,老人们从记忆“库存”中你一句我一句地拼凑,并借鉴了其他村的演出本,终于复原出完整剧本,再在村里招收一批年轻弟子,戏班算是恢复了。

长期以来,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不得抛头露面,且大多没有受过基础教育,文化水平欠缺,因此目连戏有传男不传女的风气。恢复戏班后,王秋来毅然打破了祖规,只要愿意学戏,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男女他都教。“以前剧中的女性角色都由男性来演,虽说也很流畅,但总是显得不自然、不地道,毕竟男人和女人的先天条件就是有区别的。”

目连戏演到香港,传承仍需努力

王秋来告诉记者,戏班虽然恢复了,但发展得并不理想。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过“大唱”了,村里有20多个人能唱唱片段,如果有游客来到历溪,会组织大家表演,跑猖、傅相济贫、刘氏饮宴、孤幽提刘氏、挑经挑母等几个片段,每个片段长度在15到20分钟。

王老有些无奈并且痛心地认为,收入低是阻碍目连戏传承的最大障碍:“村里也有一些爱好者,但是演出一年到头只有几次,演员收入很低,所以吸引不了年轻人来演。有几个学得很好的年轻人,现在都在外面打工。”

虽然目连戏在传承发展方面遇到难题,但在王秋来老人的带领下,已逐渐形成了以武戏为主的历溪村目连戏演出风格,演出段落也逐渐丰富起来。近些年来,随着目连戏的知名度提升,目连戏戏班也相继被邀请到上海、香港等地演出,扩大了历溪村目连戏班的知名度。

现今,王秋来老人年事已高,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多方面给予支持,真正将古老的戏曲推向市场,做到了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让有“戏祖”之称的目连戏,能够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演出照片由历口镇提供)

新闻推荐

医保定点药店“乱刷卡”

本报讯 以药品的名义刷卡,购的是非药品如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之类的商品,甚至有的不购任何药品和非药品,却以购医保药品的名义刷卡,从中套取现金,以参保人得大头、药店小头的方法分成。对此,黄山市...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