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学成医,为了大山里乡亲们——记祁门县大坦乡光华村村医郑普云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7-31 09:38 大字

[摘要]记祁门县大坦乡光华村村医郑普云

67岁的郑普云是黄山市祁门县大坦乡光华村的一名村医。 1968年,20岁的郑普云买了很多医务书籍开始自学,30岁正式走上行医之路。 37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为乡亲们治病,当过县人大代表,多次被市县评选为“优秀山村医生”,用自己的善良和医技温暖着“山里人”。

自学从医,卅年看病有规则

“我家住光华村大山里,过去交通不方便,经常可以看到乡亲因生病、外伤、农药中毒、孕妇临产等,用担架抬着,翻山越岭走三十多里小路,才能到达乡医院,途中经常会耽误救治。 ”谈起自学做一名乡村医生,郑普云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他就读于祁门中学,由于“文革”开始停止读书,高中没有毕业。一开始在家中务农,后来“弃农从医”,自学做了一名“赤脚医生”,从中医基础理论,到西医诊断,从常用西药到复杂的中药治病,他都认真学习钻研,并经常自费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学习观察,一步一步慢慢地摸索。从免费给身边群众用中草药治病起步,克服了很多困难与挫折后开始行医。简单的农村常见病,如感冒、发烧、关节炎……乡亲们只要来到他的卫生室就可以治疗了。

“急病先看,走路来的困难群众先看,坐公交车来的先看,包车来的先看,自己带车来的请谅解等一等。 ”30余年来,郑普云行医中有着自己的看病规则,这条规则不仅过去交通不便时坚持,如今也一直维持着,以尽量为每一位患者着想。

“下次再给”,这句话说了很多年

“没事,下次再给! ”这句话几乎成了郑普云的口头禅。当地有些困难农户,连续六七年在他的卫生室看病,却一直欠着医药费。但只要他们打个电话,他依然随叫随到。 “就算别人没有钱,病也是需要看的,不能耽误啊,钱可以下次再给。 ”他总在别人赊账看病时这样说,可是时间久了,连他也不记得那些困难户欠下了多少钱。他笑着说:“那些钱就当自己抽烟喝酒花掉了。 ”对外地来看病的人,他也一视同仁,不管你有多富,不多收一分钱。

村民余谓逊说:“郑医生家里有一样东西是绝对不能缺的,那就是面条。 ”郑普云自己忙着要给患者看病,家里人出去忙农活。偏僻的大山里也没有饭店,他就抽时间下几碗面条招待患者以及陪同的家人,还从不收一分钱。 “人家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看病,粗茶淡饭,总不能让人家饿肚子吧! ”郑普云笑着说。

沉痛教训,让行医之路更稳当

20年前,郑普云的弟弟有个不到10岁的女儿,感染流感发高烧,腹泻导致感染性休克,需隔几个小时用一次退热剂。不巧,有个外地人上门请他出诊。他把退热剂交给弟弟,告诉他怎么操作。由于出诊太远,他两天内回不了家,第三天急忙赶到家时,小侄女已经停止了呼吸。郑普云的母亲含着老泪,上前打了他两耳光,本来三天三夜没入睡的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刺激彻底打醒……小侄女的遗体还在门板上,家门口已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他忍着眼泪,继续给人看病。他说:“侄女已逝,我不能再让别人家孩子出问题……”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在行医路上变得更加小心谨慎,沉痛的教训让他的行医之路变得更稳当。

如今,郑普云已经67岁了,他说还可以继续当乡村医生,“乡亲们还需要我,等干不动了再说吧。 ”

实习生 宛琼 整理

新闻推荐

电话杆子倒了让农户筹资维修?

祁门县渚口乡大北村一读者反映:我们村民组的固定电话不通,找村里维修人员,他说电话杆子倒了,让我们每户筹资200元,帮我们架通。维修线路为什么还让我们出资?反馈:渚口乡电信营业部负责人说,维修...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