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国胜特殊的男“保姆”

黄山晨刊 2014-08-11 21:13 大字

□ 记 者 王玲琳

祁门县祁山镇乔山敬老院每天总是暖意融融,30多名孤寡、偏瘫、智障、残疾的老人,在院长黄国胜的精心呵护下,生活得快乐而幸福。

乔山敬老院坐落在祁山镇光明村,早在23年前就已建成,当时43岁的黄国胜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在敬老院没有负责人的情况下,他毅然挑起了这份担子。

“当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份苦差事,没人愿意来。”黄国胜说,自己在担任村支部书记兼敬老院院长的17年里,不管村里的工作有多忙,他都会抽时间过问敬老院的事情:陪老人聊天解闷;天气突变提醒老人添衣;老人身体不适端水递药;老人外出嘱咐注意安全……2008年,从村支部书记任上退下来后,黄国胜主动承担起管理敬老院的重任。

从此,他每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端屎接尿。23年来,他一共照顾了30多名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智障的老人、孩子。他也从一名中年汉子变成了一名年逾花甲的老人。

每天和这些特殊人相处,黄国胜总是充满了耐心和细心。有一次,他正忙着给老人端饭菜,突然听见哐当一声,黄国胜快步走到传出声音的张姓老人房间,只见饭菜撒了一地。“怎么了,是饭菜不好吃,还是身体不舒服?”当黄国胜关心地询问老人原因时,没想到老人却凶悍地对黄国胜闹起了情绪,说什么也不肯吃。

面对老人的无名之火,黄国胜仍旧笑脸相迎,并再三询问老人想吃什么,自己再去做。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嘘寒问暖换来的却是老人抡过来的拐棍,因猝不及防,黄国胜的腿上结结实实挨了一棍,腿因此瘸了两个多月。但他从来没有责怪过这位老人,无怨无悔地坚守着。

黄国胜说,23年来,面对这些特殊人群,像这样挨打受骂已是家常便饭。曾有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再继续在敬老院干了,但黄国胜却说自己习惯了。“俗语说得好,老汉娃娃,哪有不发脾气的?”黄国胜说,敬老院有半数老人是智障,都是些苦命人,怪可怜的,他不干的话就没人愿意来照顾了。

9年前,当地民政局送来一名因患软骨症被遗弃的8岁女孩小童,黄国胜没有少操心。每天喂药、喂饭,精心伺候她,但命运多舛的小童随后被检查出患上绝症,在她17岁那年不幸离世。说起与小童相处的日子,黄国胜眼圈发红:“我没有生育,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

23年来,黄国胜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给老人生火、做饭、洗衣,甚至还要请大夫看病,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等老人们都休息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房休息。

“他没有假期,甚至连换班的人都没有,整个敬老院只有他和炊事员两名工作人员,他既是院长又是清洁工,就算生病,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老人们。”敬老院里的一位老人心疼地说道。

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的饮食起居,黄国胜每天都要把饭菜端到他们手中,还给他们梳头洗脸,无微不至。为了给院里节省开支,改善大家的伙食,黄国胜在院后开辟了一块菜地种蔬菜,每年还养一至二头猪。

“我在这里干了10年,黄院长对老人特别有耐心,老人过得很幸福。”敬老院炊事员程秀娇说。

23年来,黄国胜所有的节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们过的。虽然自己家离敬老院只有几里路,但他都是抽空回家看一眼就走,没在家里住过一宿。

黄国胜先后荣获“安徽省模范退伍军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黄山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安徽省“月评十佳”,乔山敬老院也被省民政厅授予“安徽省三级敬老院”称号。

新闻推荐

红茶人生——兼评李平长篇小说《天下祁红》

□ 王 洁我们并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李平先生笔下的徽州商人余干臣,他的命运、际遇与精神似乎更加贴近他的红茶。他的一生,也犹如红茶漫长而精细的制作工艺。灵秀俊逸地诞...

祁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祁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