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盼明代“冠英坊”亟待保护祁门文化部门称整体保护开发已提上议程
□ 记者 姚大盛 文/摄
晨刊讯 “我们是祁门县城东大街的居民,现在成天瞅着这座明代的砖墙门坊有坍塌的可能,十分渴望文物部门能将它修缮一下,让它作为文物永葆活力,供后人凭吊。”5月24日,居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位于祁门县城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屋前的“冠英坊”栉风沐雨已有540多年,尽管现在仅剩下门额,但有它在,毕竟可以勾起人们对古徽州的记忆,“这座门坊很有特色,又处在县城中间,非常值得保护。”
5月24日,在祁门县东大街北端附近,记者找到了“冠英坊”这座古老的砖墙门坊,发现临街的门额上仅存“英”字依稀可辨,冠和坊二字则斑驳不见踪影。而原本可辨的上款小楷直书的“戊子经魁汪立”,下款的“庚午秩裔重修”也难以连贯识别。门额上头的砖雕装饰也很难分辨出是啥图景。采访中,颇识文物的汪老先生告知,“冠英坊”系明成化年间汪氏族人为汪藻中举建的砖制牌坊,后经过多次重修。据史书记载,冠英坊门楼上的砖雕精美,尤其门楼上的“双龙戏珠”镂刻浮雕更显工艺高超,气势不凡。“以前,冠英坊两旁还有四个硕大的旗杆石,可惜历经风霜雨雪,门坊上的砖雕被毁,旗杆石也被人挪走散落人间。”汪老先生告诉记者,再往后,当时的祁门宾馆在“冠英坊”一带建了宿舍楼,以至于坊门楼顶被拆,仅剩下现今的残缺门额,上面的题字也渐剥落以致难以辨识。对此,家住王家大屋的王老先生也告知,“据明永乐《祁阊志》记载,从前祁门县城里有类似的门坊达30多座,后因水火兵燹,其它的门坊已近损毁殆尽。如今只剩下这座门坊独存,实在非常宝贵,很有必要将它保护起来。”
5月26日,祁门县文化部门的负责人李文清告诉记者,冠英坊历经多次重修,或许并非人们想象中那般保存久远,但如今这样的门坊在祁门县城里已很难觅见。但修复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好在目前祁门县城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洪家大屋的整体保护开发已经提上议程,“冠英坊就在国保‘洪家大屋\’不远处,县里已就此筹划整体保护开发,届时以‘洪家大屋\’、‘燕舍\’等文物为主体的一纵三横的‘祁门县历史文化街区\’将会诞生。那时,处在祁门县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冠英坊,将会和其它文化历史遗存一道被保护、修缮或采取其它办法来合理开发。”李文清说,届时或许人们再来祁门寻访,会愈发多出一份不同的历史感受。图为居民正在仰视“冠英坊”
新闻推荐
□ 汪春德晨刊讯 中高考在即,日前,祁门县公安、环保、城管、教育、供电、卫生等多部门联合,为中高考学子保驾护航。中高考期间,祁门县环保、城管部门加强噪音监管力度,将施工...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