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格斯特近日记者又一次前往祁门新安乡龙安村采访上世纪

黄山日报 2013-11-09 12:13 大字

□ 格斯特

近日,记者又一次前往祁门新安乡龙安村采访。

上世纪九十年代,记者曾三次到龙安村采访。那时,龙安村从不通公路到开通机耕路而使得山里面的土特产走向山外,带动了村民生活的改变,村民们激动地称市里的扶贫干部为“青天”。我们为村里的改变而欢欣鼓舞,和村民们一起激动。

时隔十多年,龙安又有哪些新的变化?

秋色浓郁,层林尽染。原生态的环境依旧,虽然是枯水季节,但是河水清澈如昔。当年不得不步行和乘坐蹦蹦三轮车“跳舞着前行”的机耕小路已经变成了通畅的水泥路,村村通将山里的龙安和乡政府所在地20多里路程哪怕是摩托车也缩短为半小时车程,当年2个小时步行也在十几分钟的车程中到达。而曾经记忆中的泥土墙大部分变成了新建的楼房,留下的几幢土墙房屋点缀其间,既赋予龙安村一股沧桑,又似若特别的渲染,彬彬有礼而不夺主喧宾,真所谓“绘事后素”。

村支书还是记者上一次采访时认识的李支书。李书记说,这些年村里变化大,村民们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今天的日子,用村里老辈人的话说,那是在梦里都要笑醒的。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然而记者在村里穿行,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人。李支书说,确实如此,原来龙安5个村民组400号人,现在村里居住的只有120人左右,几乎只有原来一个生产队的人口了。留在村里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以及一些实在离不开的人。

李支书说,山外的世界肯定要比山里的机会多,所以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机会多了,眼界宽了,视野不一样了,于是许多年轻人留在大城市不回来了,更多时间在山外发展。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回到山里团聚。还有许多人或者为了做生意经商方便、或者为了孩子上学、或者其他的原因,要么到县城、要么到新安买房子。记者注意到原来的龙安小学学校的牌子虽然存在,但已经没有一个学生了,教室也被改作他用,就连李支书自己也在新安乡政府附近生活。

曾经热闹的龙安似乎有一丝寂寥,一份孤独。

但李支书说,龙安的生态环境依旧保持了原生态,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最好的基础。他指着河中的石头说,这些“龙安石”历经河水千百年的冲击,已经浑圆,颇具特色。曾经有开发者愿意出资好几百万元买走。但是这些石头既是龙安的特色,也保护着龙安的环境。我们是不会出售的。我们下一步将以这些为基础,连接炼丹石等景点,大力打造生态旅游,为龙安营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支书告诉我们,目前已经有驴友来到龙安,感叹着这里的风景。而村里也已经修通到炼丹石等景点的道路,正准备安装从龙安村往新安乡的路灯,打算将那些具有特色的土墙房改造成为农家乐,为发展旅游做些准备,也打算通过发展旅游等方式为龙安打造“升级版”。李支书说,当旅游等新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龙安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感言:这次前往龙安采访,记者感到一丝惆怅。虽然记者明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如同龙安这样的偏远乡村不得不接受“空心村”的命运,但是回想当年龙安人豪情满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修路时的意气风发,还是不禁嘘唏。

城镇化,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如同龙安这样的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口与土地的分离,如果重走人依附土地谋求发展的老路对于龙安来说既不现实也不公平,龙安的未来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升级版”。幸运的是,龙安人有了这方面的清醒认识,也正在做这方面努力,生态旅游业的规划也许就是其中一个设想。

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家园文化的流逝同样是我们的选择。“空心村”的出现,龙安不是极端的例子。这种代价也应该让我们反思,在农村的城镇化过程如何多一些人文的关怀,多一些对环境、对故园的敬畏。如此我们会有更多心灵的慰藉。幸运的是,龙安人保留了对于家乡的敬畏。那原生态的环境,含有甜味的空气,对河流乃至“龙安石头”的倾心是龙安人敬畏的结果。或许有了这个基础,未来依然可以选择。

新闻推荐

百万株“红旗一号”茶苗“外嫁”齐鲁

本报讯 连日来,祁门县箬坑乡红旗村的茶苗基地里一派繁忙,茶农们忙着起苗、打包、装车,今年他们村的“红旗一号”茶苗要远销到山东去,而且价格还要高于本地零售,茶农们好不兴奋。“红旗...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