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种乡村”管理模式
□郑宜飞
自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祁门县积极发掘自身特色,针对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政法工作相关重点,以全面发挥政法工作职能服务作用为主要切入点,着力探索“四种乡村”的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为美好乡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一)着重做好“三个更加”,打造“平安乡村”。1.基层网络更加全。完善乡镇、村、组、户四级平安组织网络,建立“社会管理平台”,对原有的80个视频监控探头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新建社会治安监控点75个;2.严打整治更加深入。对在农村地区发生的盗窃、抢劫等侵害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案件进行重点打击,由检察机关做到提前介入侦查活动,做到快捕快诉,审判机关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审判;3.防控体系更加稳固。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治安巡防队、平安建设志愿者、老年协会等群防群治队伍200余支,推行“农村技防”和农村“治安保险”,进一步提升农村治安技术防范应用水平。
(二)着重做好“三个提高”,打造“法治乡村”。1.基本法律素质逐渐提高。组织开展法制报告会、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100余场,教育并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2.干部廉政观念全面提高。组织开展乡村基层干部集中法制宣传,观看警示教育电影50余场次,廉政培训班100余次,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3.依法维权意识普遍提高。利用春节返乡开办劳务输出人员专项法律培训班,每月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活动,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处置工伤事故不力等问题,截至目前,共为该县近2400位农民工清欠工资近4500万元。
(三)着重做好“三个突出”,打造“和谐乡村”。自该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999起,调解率99%。1.重点排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久调不决、群体性和困扰党委政府的矛盾纠纷要求情况清、底子明,对征地拆迁、城乡建设、涉农利益、安全生产以及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50余次,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2.开展基层村组干部矛盾纠纷工作集中培训12次,要求对矛盾纠纷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归档登记备案、分类解决,并对登记备案情况每周一回访、每月一检查;3.以“一般问题当即解决、重大问题一周内办结”为原则,要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做到及时有效合理,确保群众矛盾纠纷件件有调处,事事有答复。
(四)着重做好“三种重点”,打造“富裕乡村”。1.找准企业发展重点。由司法机关、公证部门、法院等部门组成专门服务小组,为农村经济龙头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制订、债权债务清理等方面全程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共服务重点企业63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2.找准市场管理重点。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阻碍、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重点打击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专项行动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有效地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找准农资服务重点。由工商部门牵头,向涉农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提供“四种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确保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点项目跟踪办,截至目前,已服务相关群众13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6月16日,祁门县生阳纺织公司的女工正在车间作业。今年来,祁门县一些企业针对当地农村务工者农忙农闲灵活调整作息时间,让务工者既兼顾家庭,又照顾企业,促使企业生产与农村农忙两不误。...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