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央视记者来黄山市采访涉残民生工程

黄山日报 2010-02-14 18:30 大字

本报讯在2009年黄山市30项民生工程中,市残联承担了3项,分别为“909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48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和“1000名精神病患者防治项目”。全年通过实施三项民生工程,共投人资金463.4万元,使10570名贫困残疾人直接受惠,得到了广大残疾群众的热烈拥护,也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行专程来黄山市采访涉残民生工程。采访组在市残联机关详细了解了市残联近年来实施的涉残项目。近两年来,市残联扎实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残疾人“万人培训”“万人就业”工程、康复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特教工程等项目,使2000名残疾人得到就业培训;1200户贫困残疾人得到“千元就业”资助;400户无房、危房残疾人住进新房;73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享受到扶残助学资金;98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2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909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得到特别救助;100名聋儿开口说话;360名肢体残疾人通过轮椅走出家门;50名截肢残疾人装上假肢,行走自如。全市残疾人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采访组在市残联机关现场参观了市残联的业务工作档案等基础性工作。市残联工作人员忙碌的工作场景给采访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次日,采访组—行冒雨赴祁门县,深人到贫困残疾人家中,面对面采访受惠的残疾群众,了解他们在民生工程实施后的真实变化。王夏兰的家庭为—户多残家庭,本人双上肢缺失,肢体二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吴玉龙视力三级残疾,全家靠政府救助生活,2009年省民生工程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实施后,她得到30元/月的补助,为这户贫困家庭雪中送炭。胡春菊为智力二级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丈夫体弱多病,儿子37岁未婚,全家3口人住在20平方米的土砖危房中;2009年,祁门县残联把胡春菊家纳人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后,现在已盖起新房,面积50多平方米,有客厅、卧室、厨房,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同时县残联把她纳人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生活也渐渐地有了起色,8年没回家的儿子今年也回来过年了。王凤仙本人为智力、肢体多重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靠丈夫吴春果收废品和政府救助生活,2009年祁门县残联通过“万人就业”工程资助吴春果购买—辆电动车,方便他收废品增加收人,同时把王凤仙纳人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享受30元/月,生活得到改善。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月12日播出了有关黄山市残疾人工作的专题报道。

·殷元元·

新闻推荐

弘扬雷锋精神

▲近日,黄山市各地纷纷开展学雷锋活动。图为3月4日上午,屯溪区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前往新潭镇汗山桥村为村民免费健康检查,受到村民欢迎。余勇/摄 ?3月4日,祁门县开展了以“学雷锋,祁门青年在行动;学...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