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细看无厌时

新安晚报 2022-03-21 15:43 大字

□庐江高岳山

“黄山白岳两相峙,从来细看无厌时。”这是明朝礼部侍郎程敏政赞美齐云山的诗句,有李白千古绝唱“相看两不厌”的韵味。春风暖面,我游览了齐云山。

横江如一条绸带飘落在齐云山脚下。齐云山的群峰倒映在清凌凌、蓝莹莹的江水中,与天光、云影共同演绎齐云山的一出大戏。有山有水,方是风水宝地。齐云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道家慧眼,相中了此山,建立道观,终成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可道,非常道。”其间玄奥太深,非凡夫俗子可参透,我还是赏景为乐,愉悦身心最好。

齐云山有香炉峰、五老峰。有香炉峰的地方不少,比较有名的就有黄山、会稽山、香山。我看过黄山的香炉峰,海拔高,在云端,云雾缭绕,宜仰视,那是仙人的香炉;齐云山的香炉峰只是黄山的一半多高,就其形状更像香炉,中间粗两头细,底座和山顶基本对等,是摆在太素宫前的天然香炉,宜平视或俯视,有人间烟火气。四周都是几百米的峭壁,上面的铁亭和香炉据说是朱元璋所赐,至于怎么放置上去,只有天知道。一提到五老峰,你肯定想到在庐山,峰尖触天的山巅有五位老翁席地而坐,的确气势磅礴。但齐云山的五老峰是袖珍版,不比高度和气势,只管修行,如五位道士静静地在那打坐。

齐云山有一线天,名气不大。在皖南,黄山、九华山的一线天名闻遐迩,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齐云山一线天,其长度宽度和坡度似乎更胜一筹。齐云山的一线天有百米长,宽度不足一米,坡度起码有45度,一边岩石倾斜,一个人侧着身子方能通过。抬头,天空的云若被裁剪成一条细长的光带,只渗漏些许的天光。

齐云山还有月华街,在齐云山的半山腰,与其说是山上的街市,不如说是天上的街市。街道一段平坦,下了几个台阶,又是一段平坦,循环往复。街上居民和道士杂居,和谐相处。街道两旁民房、道观、院房相间,形成独特的格局。民居飞檐翘角马头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置身于此地,你就知道身在江南了。试想月色如水,家家灯火,从高处看,月华街如一弯新月挂在丹霞绝壁上。天上新月,地下弯月,营造了一种神秘气氛,游客或居民在街上行走,宛若神仙。

齐云山的山峰陡峭,猿猴欲度愁攀登。不过不必登顶,读诗,就可领略别样的风采。“云岩湖畔灯笼嶂,丹崖夕照映晴空。”丹崖地貌也是齐云山一大特色。“云来山更加,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不知哪位智者总结的齐云山特点,恰如其分。

经过会仙阁下山,沿途有一小块一小块蝴蝶花,如白色的蝴蝶栖息枝头,许是从庄公的梦中飞来。只听到淙淙流水声而不见山涧的小溪,原来江南的山植被丰富茂盛,让溪涧做了隐士。一个山涧小湖,深蓝的水清澈见底,游鱼像见过大世面,不怕生人,我行我素、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山峰倒映湖中,鱼儿或登山,或上树嬉戏。

回望齐云山诸峰,陡峭矗立,像春天的雨后竹笋噌噌噌蹿高,我仿佛听到山峰的拔节声。齐云山杂树丛生,密密地护住山体。江南的山森林覆盖率高,树木与草和荆棘交错,不留缝隙。除非开了路,否则要上山,比登天都难。

最神奇的是山脚下的八卦田,站在齐云山不同位置俯瞰,都能清楚地看到。那是油菜排成的阵势,阴阳鱼好像在田中游动。一下山,我直奔八卦田,却看不到八卦形。我走进田里,油菜排成图形,紫云英作为陪衬。真的走进八卦阵,转得我晕头转向,不辨东西南北。我佩服八卦阵的玄奥和神奇,更钦佩当代人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八卦就是一个社会,复杂多变,风云跌宕,只有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明确目标,立于不败之地。

在步瀛桥回眸,有一个惊喜的发现,东西走向的齐云山,两头大,围成一个半弧形,恰似八卦图中的阴阳鱼。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来我们不论是拜谒道观寺庙,还是欣赏摩崖石刻和风景,都是不自觉地在“道”中修为、修行、修道。

我独立横江边,身子倒映水中,风吹泛起涟漪,我是一条阴阳鱼在游弋。

新闻推荐

美术培训公司收费不正规?已上门调查,消费者有权向商家索要发票

我要说何先生:屯溪区一家美术培训公司收费不正规,不仅一次性收取全年费用,也没有给正规发票,希望有关部门调查。...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