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园:书写工业强区铿锵故事

黄山日报 2019-09-16 04:48 大字

□本报记者胡利龙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繁忙运转,一个个落地项目加快建设……走进徽州经济开发区,随处可以感受到竞相涌流的创新创业创造力量。

今年1-7月,徽州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5.38亿元,工业实体税收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8%和21.55%。而去年,该区共实现工业税收4.19亿元,同比增长19.76%,占徽州区税收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从分散布局到统筹规划建设,从粗放开发到集聚集约化发展,从零星几个企业到形成链条完善的三大主导产业,徽州区依托经济开发区“这片园”,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书写工业强区的铿锵故事。

工业基因根植沃土

“集团已召开董事会研究确定生产线、投资规模等事项;项目已流转土地测量107.588亩……”在徽州经济开发区近期一份项目推进安排表上,详细记录了“年产3万吨软包装智能工厂”项目推进情况。这是黄山永佳集团在徽州区投资建设的新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税收2600万元。

时间回溯到1988年,在徽州区正式调整为县级行政区划的第二年,这里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生产型合资企业、永佳集团的前身——黄山市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开创了全市工业开放、招商引资的先河。此后,永佳集团一步步成长壮大,先后投资成立了永新包装、华惠科技等20余家成员企业,涉及绿色软包装、新材料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在徽州区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进入新时代,徽州区深化与永佳集团战略合作,借力永佳集团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准,大力引进优质关联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拓展产业领域;而针对永佳集团引进或参与投资的项目,徽州区承诺全力做好供地和项目配套服务。合作中,谷捷散热科技、华惠科技再投资、源点新材料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先后落户徽州经济开发区,为园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能。

主导产业筋强骨健

9月5日,由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1000吨PET发泡芯材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在徽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赴南京等地实地考察我们的技术、产品运用,认准前景后迅速立项,协调推进设计环评、用地厂房等事项,到实现投产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项目现场负责人高峰介绍。

与此同时,该区还引进由上海盈九新材料公司投资的盈九风力发电叶片组件生产项目,建设年产10000m3PET风电叶片芯材结构套材加工生产线,与东远新材料形成良好的上下游配套关系。两个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都将形成6.5亿元以上的产值,分别创税3000万元。

一直以来,徽州区高度重视工业实体培育,聚焦主导产业,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持续夯实产业支撑。目前,共引进入园项目400个,其中,工业企业251户,规上企业102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41户,新材料、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约80%。在2018年列入全市考核的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该区9项指标增幅名列第一。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产业内生动力强。徽州区出台三大主导产业人才高地扶持奖励办法,每年设立5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多方式柔性引才、外派学习,聚集创新人才;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9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企业自我创新、借力创新、合作创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延伸创新链条;与浙大、合工大等10余所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积极转化创新成果。

产业发展环境优。针对引进项目,该区坚持区领导带头和区直单位联系帮扶工作机制,集全区之力做好服务,并出台“1+N”产业扶持政策,建立民营企业投诉维权中心,推行涉企证照审批联动机制等,全力打造优越的经营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该区2018年成功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

园区效益持续提升

一个普通旅行箱大小的盒子,里面装满了导向仪、探棒等装置,哪片区域的地下管网出现了问题,提着这样一套设备检测,就能准确定位出现问题的具体位置,有效解决了传统方式必须经过大量开挖才能找到漏洞的痛点。这是黄山金地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非开挖领域导向仪系统产品。

黄山金地电子有限公司占地仅40亩,员工仅有36人,然而,2018年,该公司却实现产值8900万元、税收943万元,亩均效益和人均税收贡献远超一般工业企业。公司负责人透露,金地电子凭借核心技术优势赢得发展,尽管规模不大,但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在徽州经济开发区,像金地电子一样效益好、质量优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的秘诀是什么?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潘丽娟道出了真谛:政策+服务+标准。

面对当下各地普遍存在的工业用地瓶颈制约问题,徽州区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原则,持续推进“腾笼换鸟”,探索出低效用地处置盘活的典型经验,被各地园区广泛学习、借鉴:

——技改提升一批。对生产经营情况尚可、产品市场前景较好、业主有上进心(有意愿)的企业,引导通过自身技改创新或引进新股东等渠道,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如沿浦金属通过“机器换人”,新增高级机器人、冲压等设备12台套,年税收净增100余万元。

——嫁接盘活一批。注重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对企业有能力寻找合作伙伴的,同意其引进新项目限期动工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如百泰厨具与萨洛凯铝业开展合作,盘活近万平方米闲置厂房。

——就近转让一批。对经营不善、停产停业的企业,采取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吸引本园区大企业、大集团资本注入。如芜湖神剑集团整体收购永佳三利,利用原配套厂房,累计完成投入18890万元,新上年产5万吨聚酯树脂项目实现技改扩能。

——收储招商一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动出资收储或收购部分低效企业,按照产业集聚的思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实施“二次招商”。如依法收储金泰竹业引进资益纺织项目,当年实现入库税收126万元;对空闲面积大、但经营尚可的,协商压缩用地规模,进行分割收储。

截至目前,徽州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低效处置项目43户,有效盘活低效用地面积1158.99亩,综合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带动镇村经济发展

在徽州经济开发区办公大楼有一个特殊的办公场所——项目服务站。该区洽舍、富溪、呈坎、杨村等乡(镇)都派专人在这里办公,为引进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徽州区80%以上的面积是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工业发展空间有限。为破解发展难题,该区大力推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政策,鼓励各乡镇依托经济开发区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并将项目发展的财政贡献按一定比例计入乡镇财政收入。

此举大大激发了各乡镇招商引资热情。“截至目前,我们共引进入园企业50余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每年可享受税收分成800多万元。”洽舍乡派驻项目服务站的经发办主任汪志新介绍。

“目前,园区所有实体项目大都由乡镇主体引进,各乡镇已经成为我们招商的主力军。”徽州经济开发区招商负责人谢三虎表示。

在经济开发区发展带动下,徽州区各乡镇财力日益充盈,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在新型工业化战略指引下,徽州区立足一片工业园区,着力构建产业高地,筑牢强区之基,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

(照片由徽州经济开发区提供)

新闻推荐

有朋自远方来看海

坐看云起□王明昭总有远方亲朋好友来看海。看大海日出。———像看黄山日出、泰山日出那般,看海上日出。海滩上人影绰绰,连...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