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6周年黄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安江方案”

安徽日报 2018-07-27 10:3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吴江海)今年,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6周年。试点6年来,新安江跨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每年向千岛湖输送60多亿立方米干净水。试点工作入选2015年全国十大改革案例,亮相中央“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在8个省市推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安江方案”。

新安江流域是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2012年,新安江启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试点启动以来,地处新安江源头和上游地区的黄山市,聚焦 “水质更优”抓防治、聚焦“景色更美”抓联动、聚焦“产业更强”抓特色、聚焦“氛围更浓”抓引导、聚焦“制度更活”抓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该市加快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全方位深化上下游战略合作,努力打造全国生态补偿机制示范区。

6年来,黄山市已累计投入126亿元,统筹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水上与岸上系统施策,把保护修复生态作为首要任务,总投资30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月潭水库即将竣工,完成横江、率水等新安江上游16条主要河道综合整治,疏浚和治理河道12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多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达43%,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以“万亩林海”涵养“一江清水”。坚持点源与面源立体共治,紧盯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污染,实现了村级保洁、河面打捞、网箱退养、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沿河排污口整治等“十个全覆盖”,启动了实施农村垃圾收运、污水治理两个PPP项目;编制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关停淘汰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9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80多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投入近60亿元打造循环经济园区。坚持内绿与外绿有机统一,在全省率先开展农药集中配送,大力推广生物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到80%以上,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95%以上。

黄山市坚持生态与业态互促共进,积极构筑全域旅游、新型工业和精致农业等绿色产业体系,打造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聚焦“一杯茶”,做大做强茶产业,去年全市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12%;聚焦“一瓶水”,培育引进康师傅涵养泉、无极雪矿泉水、六股尖山泉水等项目,着力打造百亿水产业;聚焦“一尾鱼”,去年全市泉水鱼综合产值1.4亿元,带动近4000名群众脱贫;聚焦“一路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市七成以上的村庄参与旅游服务,10多万农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编后】

如何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关键在于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遵循,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持之以恒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制度创新,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手机和钱包失而复得女子赞民警“高温下最美藏青蓝”

□黄启宝晨刊讯“看到你们警察,我就安心了,你们真是高温下最美的藏青蓝。”近日,刘某手机和钱包被黄山区甘棠派出所...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