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黄山
■钱新华
早就想去看黄山,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我过生日这天,晚饭后,小孙子咬着我的耳朵,神秘兮兮地问:“爷爷,明天看黄山,你可想去呀?”
“你奶奶腿脚不便,我走不开哟。”我随意应他了一句。
“爹爹尽管去,奶奶有我在家照顾!”没想到正在收拾桌上碗筷的儿媳妇接过了话茬,主动说她留在家照顾婆婆。儿子不声不响地递过来一双新买的登山鞋,让我试试是否合脚。坐在一旁的老伴,咧着嘴,笑着劝我:“嗯,你现在不去,今后想去,未必还有那个体力……”呵呵,原来他们背着我早就“算计”好了,以游黄山作为我的生日礼物。
翌日清晨,爷孙三代,一路南行。有道是“孟冬十月小阳春”。车过青阳,皖风徽韵越来越浓。山脉、河流、村庄,都是那样具有诗情画意。在诗人眼里,就是一首诗;在画家的笔下,就是一幅水墨画。可我既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只能虔诚地用心去感受……
到了景区,大概上午9点左右。上山得先坐一段循环班车。大巴车在盘山路上不紧不慢地爬升。每当上下两车在弯道处会车时,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担心两车会不会发生擦碰。这种恐惧,在小孙子那里显得多余,他只管好奇地数着弯道。数到19道时,他说道:“乖乖,这弯道咋这么多?”
山道的尽头,有一处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停车场,被两边陡峭的山坡紧紧地呵护着。我抬头仰望,就见一台台黑匣子似的缆车,沿着一条通往云端的“航线”在来回“飞”。哦,该从这儿乘缆车上山了。
经工作人员引导,我们钻进了一节如同太空飞船返回舱造型般的缆车。说是“车”,其实就像是一只挂在空中飘移的“铁盒子”。8个座位,分列两边。透过车窗,奇峰怪石,千姿百态;云海劲松,尽收眼底。这一刻,我似乎成了一只神雕,忽而掠过山巅,忽而临渊羡鱼,忽而俯瞰天坑。7.5公里索道,只要十分钟行程。
这天,虽说是门票免费周内的一个双休日,却不见游人如织,山道上的游客一个个都显得那么轻松、从容。这或许是淡季出游的一种好处吧。在一处景点边,我见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凭借着身手敏捷,蹭蹭地爬到令人心惊胆战的悬崖边缘,任性地摆着各种造型,让同伴为其尽情地拍照。我不敢恭维他们的胆量,只是为他们的安全捏一把汗。
从山体表面留有明显的雨水印迹看,在我们到来之前,这里像是刚下过了一场不大的雨。忽听身后有人在惊呼:“哎呀呀,这儿有好多猴子哦!”
这一喊,栏杆边一下子就围满了许多人。儿子见栏杆外不远处的松枝上盘坐着一只成年猴,无拘无束地朝着游人东张西望,像是在搜寻着什么,忙从背包里拿出一根剥开的香蕉扔过去。那猴子一不留神,没接住,纵身一跃,跳到离我们更近的一根茶杯粗的松枝上,贼溜溜地瞅着儿子身后的背包。正当儿子准备扔第二根香蕉时,隐藏在松枝丛里的一群猴子,一个个都探出了小脑袋,眨巴着狡黠的小眼,抓耳挠腮,焦躁不安起来,继而朝着我们不友好地呲牙咧嘴。
我们不知道这些精灵们是何意图,只是觉得好玩有趣。身边一位戴着眼镜、颇有见识的中年男子忙提醒说,不要扔了,再扔会引发猴群上来抢夺你的背包!
行走在偌大的黄山,对第一次到来的我们来说,多少有些迷茫。我一路上不断地在问自己:这山为什么叫“黄山”?这里的山体也并不是黄色呀?后查资料,才知道:黄山,原名黟山,唐代改为今名。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同在此炼丹,故名黄山。
在一株造型奇特、很有年头的古松旁,聚集着不少的游客。走近一看,是一座精致的小石桥。桥栏铁链上缀满了一只只锈迹斑驳的“连心锁”。
在海拔超过千米的黄山上,除了观景、拍照,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不停地行走上,不知不觉就是两个小时过去,我的体力显得有些不支。在“三代旅游团”中,我被七岁的孙子拉得距离越来越多。我不禁暗暗地感叹道:孩子长大之日,就是我们变老之时啊!
不到半天的旅游经历,对于约有154平方公里的黄山景区来说,我们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划过了一道浅浅的痕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自然景观,还有那些冷风中的挑山工,身着短袖衫,裸露着坚实的臂膀,负着几乎要触碰到地面的重担,艰难地跋涉在山道上。同样令我敬佩的还有那些整天跟在游客后面捡拾、清扫生活垃圾的环卫工人。是的,黄山因他们而美丽!
下山时,在一配电设备房子前,见几位身着浅蓝色衣服的轿夫在眯着眼歇息,当我举起手机对着他们拍摄时,几双疲惫的眼睛忽然睁开了,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禁自责、内疚起来。为了让黄山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所了解和欣赏,当然也是为了生活,这些轿夫们每天都是这样静静地守候着……无论是挑山工、环卫工,还是轿夫,他们都是黄山上的亮丽风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胡利龙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市注重发掘徽州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徽州文化创造...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