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革黄山市委会建议建设精准识别贫困信用体系

江淮时报 2017-10-13 13:04 大字

本报讯 有的“贫困老人”有子女在外地经商,经济收入和财产颇丰;有的“低保户”受灾后,救灾人员在保护其家庭财产过程中发现巨额银行存单。这些不正常现象,造成有的非贫困户要求成为贫困户、或要求帮扶人员带钱带物上门慰问,原有的贫困户已经脱贫的也不承认自己脱贫,给乡镇扶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这是民革黄山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他们为此建议,加快建设精准识别“贫困”信用体系。

民革黄山市委会的程海儿说,有关部门为了提高精准识别的质量,已经在利用网络科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不能够发挥应有的识别作用。他们表示,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精准识别的方法基本处于直观的感官识别状态,难以做到对一些贫困户、贫困个体的精准识别,使得一些非贫困人员被纳入到贫困群体当中,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纠正这些现象,需要利用网络科技,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精准识别“贫困”信用体系,促进精准识别质量的提高。

民革黄山市委会为此建议,为了更加实事求是的公正的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个体,提高国家、社会的扶贫效率,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正面形象,迫切需要从国家扶贫的顶层设计层面抓精准识别 “贫困”信用体系的建设,并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精准识别贫困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本报记者何小龙)

新闻推荐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流动人口健康

□记者舒俊文/摄晨刊讯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为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当天上午,屯溪区卫计委、计生协牵头,组织了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在大润发广场开展主题为“关注流动人口健...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