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市双修”,老城建提八建议让行道树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黄山晨刊 2017-09-05 14:14 大字

□记者程向阳采访/整理

核心提示:8月,黄山市被住建部列入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后,为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体现民意,有关部门面向全市征求“城市双修”意见和建议。近日,作为长期从事城市建设工作、曾担任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的金炳铨老人,对中心城区行道树“城市双修”提出建议。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行道树有很多作用,可以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

金炳铨认为,行道树,是一个城市绿色生态,是人们进入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历史的见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密切相关,其种植背景与地方特色,是宝贵的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栽好、养好、管好行道树,对一个城市来说非常重要。为此,他对中心城区行道树的栽种和管理,提出打造风景线、补上“空和缺”、消灭“老童生”、栽树“三不宜”、彰显城市特色、间伐移栽利树长、广泛栽种梅花、增设专业机构等八大建议。

打造风景线。目前,中心城区有不少道路的行道树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按照要求,一条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大小应基本一致,从东头望到西头,从南头望到北头,如道路有弯度,一眼望去要非常整齐、美观,应打造成一道道城市的风景线。

消灭“老童生”。所谓“老童生”,就是多年不长的树,年年看去差不多,尤其是主干道上更影响美观。如黄口桥北、新园路等,栽下去十多年了,年年是老样子,应当进行更换。

补上“空和缺”。中心城区现有的行道树原来虽按间距标准栽种,但因各种原因造成空缺,多年未补上,使得行道树稀稀拉拉,东几株,西几株,影响美观,这种现象在江北老城区较多。还有一些人行道未栽行道树,原则上都应栽上,一条路不能有的栽,有的不栽,空的缺的要补上。

栽树“三不宜”。不宜“断手断臂”。最近看到原购物中心北行道樟树、新安桥东滨江宾馆门前的驳壳核桃树被砍掉枝桠,不仅很可惜,更难看,破坏了景观。行道树是社会公共资源,如确因危害安全,应通过修剪,但不能粗鲁地“断手断臂”,造成破坏。不宜栽大树。仙人洞的行道树用的是砍去枝桠的大樟树,栽下去四五年了,花了大钱,效果并不好。不宜一路同树。因为道路宽窄不同,行道树的选种也不同。道路宽的栽矮树种的树就不相称,相反,人行道窄的栽高大的树种也适得其反,长干路一段的行道树与道路就不相称。

彰显城市特色。栽种本地特色的树种做行道树是很重要的,马头墙是徽州的象征,独具城市特色。行道树也应以当地特色为主,适当选好外地并适合本地的优良树种为辅。像樟树、马掛木、驳壳核桃等树种,这样做,既发挥当地特色,又增加村民的收入。黄山东路绿化带栽的罗汉松有损黄山市形象。大家知道,黄山东路是中心城区一条主要道路,亦是黄山市进入市区的主要道路,行道树和绿化带的绿化极为重要。罗汉松是长得最慢的树种之一,这里栽的罗汉松苗不像苗,桩不像桩,与城市特色不相适应。

间伐移栽利树长。十多年来,市区绿地面积大量增加,种植了大量的樟树等树种,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长高,需要间伐移栽,否则挤死了反而影响生长。大量的绿地实际上是绿色金库,新建的路行道树就不需花钱了,节省了投资。黄山东路行道树樟树夹栽了驳壳核桃树,由于樟树长得快,夹栽的驳壳核桃树长得矮小,应予移栽。

广泛栽种梅花。梅花是黄山市的特色,特别是春节前后开花季节令人喜爱。如今数十公里新安江两旁的绿地里栽上小梅花树苗,小树苗价廉物美,要不了多少年便是一个大景观。

增设专业机构。以前对行道树重视不够,栽下去就很少管了,这是一个问题。那时道路少、行道树少,修剪都是临时工。如今城市规模扩大到几十平方公里,行道树数量太多了,同时也需要常年管理与修剪,因此必须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专门设备与资金。建议绿化园林部门设立行道树管理科,配备一定数量人员,按照规范要求一一做好。

新闻推荐

赛峪畅想曲

汽车在关中环线上奔驰,满载着一车向往大自然的人群,迎着初升的太阳,向赛峪进发。听说赛峪石山林立、鬼斧神工,不仅有黄山之灵秀,还有原始风景之归真,更有那一汪清泉,九曲回肠,自由自在地流淌。车到蓝田境...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