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永远年轻
□陈晋
“青年万岁”
邓小平退休那天,孙辈们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上面写着:“1922——1989——永远。”
"1922",是他参加革命的年份。"1989",是他退休的年份。
“永远”两个字,是孩子们最良好的祝愿——永远的战士,永远的革命者,永远的老人。
于是,贺卡上也就这样写着:“愿爷爷和我们一样永远年轻。”
就像一首老歌里唱的那样,“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伟人不朽,哲人其恒,不仅是因为他的业绩,还因为他的精神和胸怀。
这个胸怀,就是年轻。
于是,永远年轻的邓小平,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永恒的是邓小平永远年轻的心态,是这位老人和孩子们心心相印的情怀。
邓小平喜欢足球,中国足球的落后使他非常牵挂,他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议论时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他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知识不是立即就能抓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他还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从娃娃抓起,就是让我们的事业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千秋万代。
对今天已经进入迟暮之年的许多人来说,或许还记得在上个世纪那个火红的50年代,还记得邓小平喊出的“青年万岁”。他在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时候,特别提出:“我们确信这一代青年决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定能够无愧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青年万岁。”
永远年轻,并不深奥,那是始终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眼光、一种境界!
“教育……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
当中国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整整一代人已经告别了自己的青春,国家的人才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教育。在他的心目中,影响中国未来的长远大事,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事实上,那年5月24日,邓小平对前来看望他的两位领导干部说:我出来要先抓科学和教育。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果然,邓小平复出后尽管身兼多项重任,却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他甚至说:教育要狠狠地抓它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
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恢复工作不到一个星期,他就把教育部的负责人找到了自己家里。他谈了自己对教育工作的一些意见,既有方针政策、大的原则问题,也有具体的问题。他谈得很细很细,他说:要进口一批外国的自然科学教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编出新的教材,以后就拿新教材上课。要组织一个很强的班子编写大中小学教材。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不能降低教师的待遇。要加强外语教学……
1977年8月4日,他恢复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便是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30多位科学界、教育界的著名人士参加了座谈会。邓小平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自己也讲了话,一讲就是两个钟头。
他开门见山地说:这次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向大家学习。外行管内行,总得要学才行。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中央也同意了。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他提出: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专长,用非所学不好。有人建议,对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养前途,可以设法收一批回来。这个意见是好的。“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坏,《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杨子荣是好人嘛!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
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待遇。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应当同科研人员相同。假如科研人员兼任教师,待遇还应当提高一点,因为付出的劳动更多嘛。
最后,通过讨论,邓小平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策: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他一刻也不愿耽误
在讨论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有同志提出来,当年进行高考恐怕时间来不及。邓小平拍板说,夏天来不及,那就冬天考试,明年春天入学。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这个决定,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27.3万人得到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1978年,61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40.2万人。
于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批奇特的大学生,他们属于七七级,但却是1978年3月才入学的。他们当中不少人过了而立之年,已经是拖家带口的父亲或母亲。
1979年7月的盛夏时节。邓小平到黄山休息。在攀登鳌鱼峰时,有位年轻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邓小平以为她要赶路,还站到路边为她让路。没想到女孩到他面前停了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解释:邓伯伯,您好,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本来已经下山了,听说您老人家在这里,我们又赶回来了。
邓小平听说是大学生,立刻问:“呃,复旦大学什么系的呀?是考进来的吗?”
“是考进来的,读的是新闻系。”“难怪消息这样灵通。”邓小平给他们的学生证上签了名字。
85岁的邓小平还同这几位20多岁的幸运儿一起留下了一张合影,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学士、硕士、博士,他们经过寒窗苦读,取得了进入社会的钥匙。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些都是令人们肃然起敬的称呼。
而学位和职称制度,也是在邓小平指示下恢复的。1977年11月,邓小平明确表示,要建立学位制度,要搞学术和技术职称。3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就得到通过,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教育的立法。
“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
1986年10月18日,邓小平会见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交谈中,邓小平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
这位看起来似乎是外行的政治领袖,对科技情有独钟。
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科学大会,成为了中国科学史的一次历史转折的象征。因为郭沫若的一篇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发言,使这次转折有了冬去春来的含蕴。
正是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邓小平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邓小平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后勤部长”。1986年3月,他在四位科学家提出的一份跟踪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上作了明确批示:我建议,可以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同年4月和10月,他又两次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对“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一年之中对同一件事做出三次批示,可见这件事在他心头的分量。
这就是至今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影响广泛的“863计划”的由来。
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情,他都是那样地尽心筹划。
“我要握握年轻人的手”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来到珠海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当他听到有两台设备是跟踪世界最新技术搞起来的时候,非常高兴:“我是看新鲜,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高越新,我就越高兴,我高兴人民也高兴,还有中国这个国家也高兴。”
他走到一位正在操作计算机的年轻人身边,握着年轻人的手说:我要握握年轻人的手,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
84岁那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同邓小平对话后,情不自禁地说:在中国,我知道你是年龄最大的政治家,但我不知道有谁的思想比你还年轻!
对人的生命来说,年轻绝不只是一个生理概念。没有面向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没有开拓进取的创造活力,即使拥有二十来岁的青春,也不能说是拥有“年轻”,年轻只属于那些开拓未来从而拥有未来,创造明天从而拥有明天的人。
关于邓小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曾经年轻的老年人,受惠最切、感受最深的,恐怕要算是他创造的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社会了。他以不多的余年,走向人生的最辉煌时期,为中国,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永远年轻的社会机体。曾经年轻和正当年轻的人们,正是吸取着这个社会的营养甘汁逐步成长起来并永远年轻着。
邓小平创造了整个中国的未来,从而使他的生命延续到了今天,并和我们一道拥有着未来。
这,大概就是邓小平的生命之花永远拥有亮色的奥妙所在。
(摘自《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我有保存车票的习惯,这五年光车票就存了厚厚一摞。”曾经在北京求学的小张感慨地说道,可以说,我这五年,见证了黄山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在,便捷的交通,可以说走就走。“过去从黄山到北京只...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