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众话题】“黄山门”中该反思的还有谁

安徽工人日报 2016-10-25 22:31 大字

   

“黄山门”事件炒得沸沸扬扬。事情起源于12月12日晚,18名在黄山山区的登山者因天气原因被困,经当地搜索队的搜寻于次日上午获救。经复旦大学校方确认,其中10名为复旦在籍学生、4名为复旦校友、4名为校外人员。在此次营救过程中,黄山景区公安警察张宁海不幸牺牲。

在14日和15日,虽然复旦学生用点蜡烛、献花、在校园BBS发帖等方式,表达了对牺牲警察的哀思,但17日还是波澜突生。因为有媒体曝光复旦校园BBS上,有学生不是在反思和感恩,而是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及“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等。复旦学子的冷漠引爆了一场集体声讨。

我无意为这些学生不负责任的探险行为辩护,但是,这样的道德声讨对这些学生公平吗?他们是否就真如媒体所说的那般冷漠呢?

你可以指责他们对探险的危险估计不足,但在造成警察遇难这件事上,他们确实没有主观上的故意。准确地说,那是一场公职人员在履行自身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后来接受媒体采访的登山学生也坦承,他们心理确实从最初到后来有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没有在第一时间露面,没有以网友所希望的方式表达哀悼和歉意,是否就真的意味着冷漠?在这方面,不妨尊重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其实,知道自己行为间接造成一个人生命的离去,谁都会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指责的目的,到底是促成当事者的反思,还是要当事者背负着罪责过一生,决定了这场指责的出发点是良性还是恶性。动不动就横加指责,这事没啥技术含量。

诚然,时而发生的人性冷漠事件已经刺痛了太多人的心。“黄山门”的出现,无疑给一些人这种痛心疾首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发泄口。这是一种内心追求某些东西而不得的失望,进而痛恨,进而攻击,以至于迷失在集体痛斥的漩涡中。

“黄山门”演变到如今,该反思的已不仅仅是学生,还有那些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道德指责的人。我们都是普通人,想想换了自己是那些学生,会怎么做?

新闻推荐

新疆11个公路项目同时开工

本报乌鲁木齐4月12日电(记者陆金宝 通讯员孙建兵)今天,共有11个公路项目在新疆各地同时开工,拉开了“十二五”期间新疆交...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