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如何将社区有限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提升服务效率?黄山市屯溪区正在试点的“一站通”“一网清”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数据采集和共享,前台精简窗口、后台精准服务,实现社

安徽日报 2016-07-21 14:06 大字

本报记者 钱定果本报通讯员 毕 滔

过去的社区服务大厅内,若干个窗口对接群众来访事项,窗口间缺乏信息沟通和反馈。黄山市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尝试通过开发线上平台,整合和提升窗口服务能力。作为试点城区,屯溪区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新型服务流程。流程的再造,也让社区工作人员从前台窗口中解放出来,跑基层、采数据、解急难,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一站式办理 服务更高效

“原来,我们社区服务大厅前台分的很细,民政、社保等都是一个个单独的窗口。每个窗口对应一位工作人员,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有了 ‘一站通\’后,只需两个人在前台受理,余下的事交由后台依据不同事项类型,在线审批、办结。 ”7月7日下午,黄山市屯溪区老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汪媛告诉记者。

“一站通”是黄山市推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的一项重要抓手。该平台以社区为基础,与街道、区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打通了线上渠道,实现数据链接和共享。在一个平台上建立综合受理窗口,就可以完成接待、流转、反馈等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多件事项。因此,“一站通”的建立,首先解决了社区长期存在的多窗口操作效率不高,群众来回奔波的问题。

老街街道是屯溪区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试点街道,在该街道珠塘社区,记者看到了“一站通”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程银彦现场点开了“一站通”平台首页,左侧区域有人社、卫计委、公安局、房管局、民政局、残联等6个职能部门的链接。在民政局的信息栏内,标注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请、城乡居民临时救助申请等可以在线办理的事项。通过电脑附设的高拍仪,程银彦将一位申请生活补助的高龄老人信息录入到平台上,并为其在线填写申请表,提交给后台。从6月22日提出申请开始,社居委、街道、区计生委每个调查、审批流程在平台上都留有痕迹,并附上电子签章,直到7月7日当天审批通过为止,全部流程都可以追溯。

据珠塘社区书记周志忠介绍,群众现在来办事,只需在前台窗口提供身份信息,工作人员输入电脑后,按流程将信息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在线办理。社区、街道层面能解决的,即时办结,打印证件;需要走流程的,按工作日予以答复。此举无疑减轻了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也促进了传统的社区服务流程走上了信息化之路。截至6月21日,老街街道“一站通”前台共办理服务事项455件,其中主要涉及到高龄补贴、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群众诉求较高的事项。

建网格平台 现场解急难

程蓉是一名社区网格员,负责黄山市梦园村、翰林小区等55栋单元楼的数据采集和巡查。最近,她在入户访问的同时,将现场发现的梦园村地段内涝问题,通过移动设备 “社管通”,拍成图片上传到社区,交由后台处理。

“梦园村1、2、3栋楼因地势原因,水流过急排不出去,产生内涝,积水有70厘米……”在她的电脑上,记者注意到信息平台左侧有相关事件描述,事件分类为突发事件中的阻断道路、堵塞交通一项,右侧是事发后现场传来的照片,上面有工作人员现场处理的内容。整个处理流程都有文字描述和图片印证,网格员还可以随时回访现场,进行二次反馈。

网格员的出现,是黄山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一个缩影。该市在推动“一站通”建设的同时,又提出了“一网清”的概念。所谓“一网清”,就是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从服务窗口分流出来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长或是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数据采集、录入,现场发现的问题逐级交办,并有反馈流程。因此,“一网清”是个闭环式的信息化处理流程,其优点在于将百姓需求、反映事项进行了精准分类,服务更贴“地气”。 “一网清”还通过反馈过来的办结量以及“社管通”定位巡查轨迹,监督网格员的履职情况。

目前,屯溪区有20个社区、1个试点村,划分成183个网格、配备了183个网格员。记者翻看了一份网格化事件类型材料,事件按大中小来划分,将网格中的社会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平安建设、职能部门工作等事件细细分成了若干个小项,方便网格员分类描述事件,明确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职责。

“这里有一家餐馆将清洗桌椅的水直接排到了街面上,请来人处理一下。 ”7月7日,在屯溪老街,汪媛发现了一个餐馆清洗问题,及时反馈给了社区网格员。屯溪老街是老街街道核心区域,流动人口多、游客多,属于典型的窗口单位。为此,该街道的做法是,以300户至500户为单位,将屯溪老街在内的3个社区划分为16个网格,每个网格按照“1+1+N”模式,设置网格服务团队,由网格长、网格员带动网格内的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和志愿者做好上门问需和登记工作,同时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前期处理。

大数据“搭桥” 便民更贴心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是黄山市“一站通”“一网清”两个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基层群众潜在的服务需求通过数据直观地显现出来。以此为基础,一些信息化便民服务中心开始应运而生。

今年5月28日,一个名为 “屯溪小哥”的便民服务项目在屯溪区昱中街道柏树街社区开始试点。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智能信息化定位呼叫系统,直接为城区居民提供解决方案,包括疏通下水道、家电维修、水电维修、非机动车维修等群众急需的服务。在柏树街社区,记者拨通了电话“2598890”,社区服务中心的坐席内立即有了回应,服务人员身旁的大屏幕上显示出记者的来电号码、需求事项。他们通过系统就近派单给维修人员,并了解服务详情。 “过去,老百姓家里管道堵塞了,大都是通过‘牛皮癣\’找服务,而且服务人员身份复杂,存在安全问题。现在有了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呼叫系统进行派单,着装整齐的工作人员接单后上门提供服务。 ”“屯溪小哥”负责人童军说。

“我们街道包括5个社区,总人口6.6万,占黄山市中心城区人口数的1/3强。辖区内许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对于上门服务需求高。 ”昱中街道城建办主任杨辉说,“屯溪小哥”项目实际上契合了当地群众的需求。他们结合正在进行的街道、社区网格化工作,在单元楼门口制作楼栋贴,附上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的联系方式以及“屯溪小哥”的呼叫电话,将上门服务送到家门口,并进行推广。

记者了解到,“屯溪小哥”项目现阶段以呼叫服务为主,如何融入到“一站通”“一网清”信息化平台上,还需要时间来解决。如果将“屯溪小哥”在内的便民类服务项目链接在平台上,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眼下,两个平台建设正在逐步解决数据融合和共享问题。 “我们打通了民政、卫计委等部门的沟通渠道,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提供46个办事项、35个证明项。还有4个部门的业务数据是部分打通,现在正由市直部门向上级请示,完成数据并轨。 ”屯溪区信息办主任吕腾告诉记者。该区正协调将“一网清”平台与黄山市12345应急办对接,最终打通和黄山市市直各部门的沟通渠道。

新闻推荐

皖南示范区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上半年旅游收入占全省比重过半

上半年旅游收入占全省比重过半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