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跟随霞客对话黄山

安徽日报 2016-05-27 14:32 大字

今年是徐霞客首登黄山400周年。 5月中旬,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黄山,探讨“霞客精神”对当代黄山的影响——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安徽分会场暨纪念徐霞客首登黄山400周年活动在黄山风景区南大门广场举行。来自各地的徐霞客研究者、文学爱好者、户外旅行者和游客代表近千人,沿着当年徐霞客游黄山线路徒步登山,倡导“爱旅游、爱生活”。

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

400年前农历二月初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黄山脚下,开始为期9天的黄山考察之旅。当时黄山大雪封山已达3个月,徐霞客不为所阻,游兴盎然,在“壑深雪厚,一步一悚”“山寒稽雪”“一望如玉”的感受中,记录下2800余字的冬景黄山。隔年的九月初四,在“五色纷披,灿若图绣”的金秋时节,徐霞客用3天时间重游黄山,留下约1700字的日记,并以“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等慨叹,表达一游再游的激动心情。

5月18日,在“纪念徐霞客首登黄山40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刘瑞升说,研究黄山历史,徐霞客是一座绕不开的里程碑;研究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黄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历史坐标。他认为,徐霞客的两篇黄山日记中,囊括自然风光、气象物候、水系源流、地质地貌、瀑布温泉、植被植物、寺庵文化和僧侣生活等内容,堪称是黄山小百科。日记中记载的大多数景观,已成为今天黄山旅游热点;记录的黄山积雪,为当地古今气候状况对比,提供了真实可靠依据;对黄山植物(包括苔藓类)分布、生长的实录,为研究黄山植被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文学与科学的交融统一,审美与考察的浑然一体,是徐霞客黄山日记的艺术特色。”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秘书长浦庆余研究员介绍,徐霞客两游黄山,通过反复观察,得出了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的结论,推翻了前人以为天都峰是黄山最高峰的判断;指出黄山溪流分属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其分水岭在桃花峰和云门峰,纠正了前人的看法。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霞客准确描述了黄山天海、平天矼、北海一带高海拔区域的平坦地面和其四周为陡壁峻坞这一地貌特点,与现代地貌学相契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木仕华研究员也认为,徐霞客是中国第一位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人,一生遍访名山大川,两游黄山在其旅行经历中极为罕见。两篇黄山游记,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都着意加以描叙,是科学性和文学性结合的佳作。

一句历久弥新的“经典广告”

说起黄山,人们都会提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且许多人以为此话系徐霞客所言。

黄山管委会党委书记、副主任黄林沐说,清代《黄山志定本》卷二“徐弘祖”条目中,徐霞客在对话中有“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表述。正是两次游览黄山,使得晚年徐霞客在遍游名山大川后如此赞美黄山。后人从这一感慨和赞美中,演绎引申而成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高松凡说,《徐霞客游记》及与徐霞客同时期友人的记述中,暂未发现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记载。但这种说法并非信口开河,而是诸多名家通过长期以来对黄山的游览考察,从实践中归纳出的一个通俗合理的结论和宣传,是符合徐霞客思想的。

“看山就是看山之自然美、文化美。黄山胜在风景要素全面而奇特,组合性好,构成总体胜于宇内名山的绝美山水画卷。”高松凡介绍,南宋时,黄山已是与五岳齐名的江南第一名山。明代以后,随着黄山景区的开发,有人就认为黄山超过五岳。黄克谦有《天海》诗:“五岳由来擅名胜,不如此地有黄山”;清代施闰章在《黄山游记》中也认为黄山的每一峰都足当一岳之名;窦遴奇在《黄山志叙》中更是宣称 “黄山,震旦国中之第一奇山也”。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博士马晓龙说,徐霞客有“游圣”之称,《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也成了“中国旅游日”,可见他在当今旅游界的地位和影响。后人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演绎为徐霞客所言所荐并广泛传扬,正是看重徐霞客的名人效应。从广告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经典案例。其实,徐霞客一生游历过20多个省份,到过不下几十座名山,留下了60多万字的游记,像黄山这样持久放大传播效应的并不多。他认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比式的文学语言,难免有诗歌语言的夸张成分,不能单纯从字面上机械地理解。国内各大名山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值得欣赏和览胜。

一扇探索体验的“研学窗口”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旅游市场竞争日趋加剧,黄山如何在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

中国旅游协会理事、黄山学院副院长胡善风教授认为,黄山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但目前黄山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文化和地质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深度体验产品不足,直接表现在游客逗留时间短、回头客不多。可进一步整合资源补短板,大力发展以文化体验、地质科普、生态考察为重点的研学旅游,创新摄影、美食、养生、修学、生态、健身等时尚体验产品,更好满足游客的综合需求。

刘瑞升说,徐霞客的黄山日记客观上起到了大众传播的“信使”作用,黄山可在国内名山中率先成立徐霞客研究会,进一步做好霞客文章、讲好霞客故事。高松凡也认为,黄山要继续宣传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徐霞客的两次黄山“自助游”及其旅游方式,作为生态旅游路线和生态旅游范例,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科教体验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黄山之奇,充分体验和感受黄山之美。登临黄山10多次的浦庆余从专业角度建言,结合徐霞客两游黄山的考察成果,充实和丰富黄山地质博物馆展品,开辟“徐霞客黄山考察游”“黄山第四纪冰川问题争鸣游”和“黄山花岗岩景观地貌游”等专项旅游,增加地貌景观、人文景观和徐霞客黄山游相关内容的景点标牌,编写专门的导游词和黄山科学文化方面的科普丛书,引导人们传承和弘扬“霞客精神”。

“纪念徐霞客首登黄山400周年,就是要传承霞客精神,创新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使之更好造福于黄山。 ”黄山市文联副主席吴顺辉建议,开发营销“徐霞客萍踪观光体验游”产品,对徐霞客游历黄山的线路和景点进行系统梳理,推出“徐霞客登山徙步游”“重走霞客路、体验好山河”等系列产品,形成市场卖点,扩大徐霞客游历黄山的影响。同时,打造“徐霞客山水文化主题公园”,创办“徐霞客国际登山节”,打造全国首个徐霞客文化节庆品牌,创建全国首个徐霞客研学基地。徐霞客 (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

本报讯 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6月1日20时—6月2日20时,黄山市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请严密防范,加强监测巡查。...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